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7 00:16:05 高中作文
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作文

 

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肖锋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

 

 

今天众人都在热议“中国大妈”,我却想起“革命女干部”。电影《芙蓉镇》里那个剥夺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好结果的毫无人情味的女人,是那个时代可悲的代表。影视剧里充斥着这种一本正经的、干瘪的、灭绝师太式的女人。比照港台同样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总觉得“女干部”们除女人味外还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或许是传承吧。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两两不靠。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你说我们是最没出息、最没责任感一代,我们就说你“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写道: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钱氏夫妇皆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杨更代表民国时期那些绝版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谈得思想。

 

大军阀吴佩孚是个廉洁标兵不说也罢,还写得一笔好字自不必说(吴所题“盛锡福”牌匾一直挂到今日),他值得一夸的是不跟知识分子斗气,一边听蔡元培大骂,一边给北大拨款。

 

蒋介石日记写着:不要跟文人过不去,他们会记仇的。是的,文人会写在历史上,写不了正史写野史,这是他们记仇的方式。老蒋枪杀了闻一多,但后来对令自己不爽的胡适和傅斯年却极其宽容,委任傅斯年做台湾大学的校长,胡适去世后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老蒋这样做,是反省了在大陆的失败。

 

“道统!道统!”即便穷乡僻壤,也总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老爷子叫骂,乡绅子弟出来做官,也是受这样的道统约束的,毕竟念过四书五经,不会玩得这般粗鄙。兵荒马乱时代,民国风流人物大都气定神闲,收放自如。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北大清华“文革”期间自杀或被自杀者不下五百人。早前中大的陈寅恪也是给斗到小便失禁,以至条件反射听到大喇叭响就尿裤子。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知道什么叫斯文扫地了吧?

 

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粗鄙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精英的覆灭》一书盘点了历次运动中从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到商业精英的陨落过程。今天“精英”早已是个贬义词。其实精英早已覆灭,无论多少房地产广告都唤不回。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但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

 

远看以为斧头帮,近看原来是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属于噪声污染自然扰民,可居然还用大刀、步枪等暴力道具打鬼子和反动派,被讽为神剧看多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就爱唱个红歌、跳个集体舞!”一位大妈受访时称“一唱浑身热血沸腾”。

 

每座中国城市都有个类似人民广场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茶余饭后集体散步,唱歌跳舞,勾兑感情。久居石室森林里的人们在这里找热闹,在这座不断刷新的城市中找到些许归属感。

 

丽江四方街原住民也有手拉手群舞叫“打跳”,往往感染游客一起“打跳”。起初是赞美神,不是崇拜某个人,后来是礼赞生活,人们心态平和喜乐,瞬间拉近距离。而广场舞跳起来真有点舍我其谁的劲头,一派革命的霸道,令人想起红卫兵,富有权力崇拜的象征,走火入魔。

 

依附某个庞大权力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

 

自由其实是一种负担,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人需要一种归附心理,需要树立反动派,一个对立面,对立面更能激发“我们”之感。当个人从与母体联系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也开始产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纽带和世界重新发生联系。这种新的纽带便是宗教,抑或某个强权。于是希特勒产生了,“文革”产生了。

 

“很多人在牢里待久了就会害怕离开监狱的生活,很多人总在自己的体系思维牢笼里待久了,就不愿接受更为新鲜的东西,于是禁锢了思想。”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群舞就是把自己交出,达到一种群high。

 

今天,新世代都在追求实用主义和自我实现,不再对革命感兴趣。他们自然反对广场舞,反对盲目感动,反对群high。全部新人类的共识,就是每个人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每个人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那么准备承受自由与孤独吧——这是新世代法则。

 

“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规则意识是现代型国家的必修课。

 

想来中国大妈们不易,出生时刚解放,长身体时赶上自然灾害,青春期赶上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赶上下岗,老来群乐乐却犯众怒。想当年“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五尺枪”,如今劲头仍在人已老。一个典型的50后,新生代的长辈,有着特殊时期写就的思维源代码,他们不可能也不愿与那套东西决裂。否定一个时代是痛苦的,那等于否定自己的前半生,于是只有美化,甚至礼赞。

 

而新生代并无历史负担,他们的源代码来自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些代码虽是混杂的、混搭的、跨界的、不成系统的,但更具现代性,更明白规则和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今天,人人“向上奔”的精神支撑着这个国家……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所以有理由将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无论你看他们是如何不靠谱,如何不负责。

 

除民主法治之类的国家制度建设外,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礼让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公共意识方面,日本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之类的规矩和礼让,值得我们大大地学习。

 

暂不说理性、建设性,吵架都有吵架的规则,一个民族如果学不会吵架,就只配强权。因为只有强权才能摆平无规则、无休止、无结果、无节操的烂吵。

 

港台传媒无不穷尽明星八卦之能事。但合作过的人都说港台明星极靠谱,说人家一是敬业,二是态度谦卑。这个社会和古人比少了点什么呢?是谦卑,还有公民规则。

篇一: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拓展阅读: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饶水知音

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肖锋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

今天众人都在热议“中国大妈”,我却想起“革命女干部”。电影《芙蓉镇》里那个剥夺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好结果的毫无人情味的女人,是那个时代可悲的代表。影视剧里充斥着这种一本正经的、干瘪的、灭绝师太式的女人。比照港台同样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总觉得“女干部”们除女人味外还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或许是传承吧。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两两不靠。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你说我们是最没出息、最没责任感一代,我们就说你“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写道: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钱氏夫妇皆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杨更代表民国时期那些绝版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谈得思想。

大军阀吴佩孚是个廉洁标兵不说也罢,还写得一笔好字自不必说(吴所题“盛锡福”牌匾一直挂到今日),他值得一夸的是不跟知识分子斗气,一边听蔡元培大骂,一边给北大拨款。

蒋介石日记写着:不要跟文人过不去,他们会记仇的。是的,文人会写在历史上,写不了正史写野史,这是他们记仇的方式。老蒋枪杀了闻一多,但后来对令自己不爽的胡适和傅斯年却极其宽容,委任傅斯年做台湾大学的校长,胡适去世后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老蒋这样做,是反省了在大陆的失败。

“道统!道统!”即便穷乡僻壤,也总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老爷子叫骂,乡绅子弟出来做官,也是受这样的道统约束的,毕竟念过四书五经,不会玩得这般粗鄙。兵荒马乱时代,民国风流人物大都气定神闲,收放自如。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北大清华“文革”期间自杀或被自杀者不下五百人。早前中大的陈寅恪也是给斗到小便失禁,以至条件反射听到大喇叭响就尿裤子。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知道什么叫斯文扫地了吧?

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粗鄙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精英的覆灭》一书盘点了历次运动中从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到商业精英的陨落过程。今天“精英”早已是个贬义词。其实精英早已覆灭,无论多少房地产广告都唤不回。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但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

远看以为斧头帮,近看原来是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属于噪声污染自然扰民,可居然还用大刀、步枪等暴力道具打鬼子和反动派,被讽为神剧看多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就爱唱个红歌、跳个集体舞!”一位大妈受访时称“一唱浑身热血沸腾”。

每座中国城市都有个类似人民广场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茶余饭后集体散步,唱歌跳舞,勾兑感情。久居石室森林里的人们在这里找热闹,在这座不断刷新的城市中找到些许归属感。

丽江四方街原住民也有手拉手群舞叫“打跳”,往往感染游客一起“打跳”。起初是赞美神,不是崇拜某个人,后来是礼赞生活,人们心态平和喜乐,瞬间拉近距离。而广场舞跳起来真有点舍我其谁的劲头,一派革命的霸道,令人想起红卫兵,富有权力崇拜的象征,走火

入魔。

依附某个庞大权力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

自由其实是一种负担,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人需要一种归附心理,需要树立反动派,一个对立面,对立面更能激发“我们”之感。当个人从与母体联系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也开始产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纽带和世界重新发生联系。这种新的纽带便是宗教,抑或某个强权。于是希特勒产生了,“文革”产生了。

“很多人在牢里待久了就会害怕离开监狱的生活,很多人总在自己的体系思维牢笼里待久了,就不愿接受更为新鲜的东西,于是禁锢了思想。”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群舞就是把自己交出,达到一种群high。

今天,新世代都在追求实用主义和自我实现,不再对革命感兴趣。他们自然反对广场舞,反对盲目感动,反对群high。全部新人类的共识,就是每个人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每个人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那么准备承受自由与孤独吧——这是新世代法则。

“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规则意识是现代型国家的必修课。

想来中国大妈们不易,出生时刚解放,长身体时赶上自然灾害,青春期赶上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赶上下岗,老来群乐乐却犯众怒。想当年“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五尺枪”,如今劲头仍在人已老。一个典型的50后,新生代的长辈,有着特殊时期写就的思维源代码,他们不可能也不愿与那套东西决裂。否定一个时代是痛苦的,那等于否定自己的前半生,于是只有美化,甚至礼赞。

而新生代并无历史负担,他们的源代码来自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些代码虽是混杂的、混搭的、跨界的、不成系统的,但更具现代性,更明白规则和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今天,人人“向上奔”的精神支撑着这个国家??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所以有理由将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无论你看他们是如何不靠谱,如何不负责。

除民主法治之类的国家制度建设外,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礼让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公共意识方面,日本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之类的规矩和礼让,值得我们大大地学习。

暂不说理性、建设性,吵架都有吵架的规则,一个民族如果学不会吵架,就只配强权。因为只有强权才能摆平无规则、无休止、无结果、无节操的烂吵。

港台传媒无不穷尽明星八卦之能事。但合作过的人都说港台明星极靠谱,说人家一是敬业,二是态度谦卑。这个社会和古人比少了点什么呢?是谦卑,还有公民规则。

篇二: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

今天众人都在热议“中国大妈”,我却想起“革命女干部”。电影《芙蓉镇》里那个剥夺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好结果的毫无人情味的女人,是那个时代可悲的代表。影视剧里充斥着这种一本正经的、干瘪的、灭绝师太式的女人。比照港台同样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总觉得“女干部”们除女人味外还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或许是传承吧。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两两不靠。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你说我们是最没出息、最没责任感一代,我们就说你“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写道: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钱氏夫妇皆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杨更代表民国时期那些绝版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谈得思想。

大军阀吴佩孚是个廉洁标兵不说也罢,还写得一笔好字自不必说(吴所题“盛锡福”牌匾一直挂到今日),他值得一夸的是不跟知识分子斗气,一边听蔡元培大骂,一边给北大拨款。

蒋介石日记写着:不要跟文人过不去,他们会记仇的。是的,文人会写在历史上,写不了正史写野史,这是他们记仇的方式。老蒋枪杀了闻一多,但后来对令自己不爽的胡适和傅斯年却极其宽容,委任傅斯年做台湾大学的校长,胡适去世后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老蒋这样做,是反省了在大陆的失败。

“道统!道统!”即便穷乡僻壤,也总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老爷子叫骂,乡绅子弟出来做官,也是受这样的道统约束的,毕竟念过四书五经,不会玩得这般粗鄙。兵荒马乱时代,民国风流人物大都气定神闲,收放自如。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北大清华“文革”期间自杀或被自杀者不下五百人。早前中大的陈寅恪也是给斗到小便失禁,以至条件反射听到大喇叭响就尿裤子。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知道什么叫斯文扫地了吧?

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粗鄙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精英的覆灭》一书盘点了历次运动中从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到商业精英的陨落过程。今天“精英”早已是个贬义词。其实精英早已覆灭,无论多少房地产广告都唤不回。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但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

远看以为斧头帮,近看原来是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属于噪声污染自然扰民,可居然还用大刀、步枪等暴力道具打鬼子和反动派,被讽为神剧看多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就爱唱个红歌、跳个集体舞!”一位大妈受访时称“一唱浑身热血沸腾”。

每座中国城市都有个类似人民广场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茶余饭后集体散步,唱歌跳舞,勾兑感情。久居石室森林里的人们在这里找热闹,在这座不断刷新的城市中找到些许归属感。

丽江四方街原住民也有手拉手群舞叫“打跳”,往往感染游客一起“打跳”。起初是赞美神,不是崇拜某个人,后来是礼赞生活,人们心态平和喜乐,瞬间拉近距离。而广场舞跳起来真有点舍我其谁的劲头,一派革命的霸道,令人想起红卫兵,富有权力崇拜的象征,走火入魔。

依附某个庞大权力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

自由其实是一种负担,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人需要一种归附心理,需要树立反动派,一个对立面,对立面更能激发“我们”之感。当个人从与母体联系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也开始产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纽带和世界重新发生联系。这种新的纽带便是宗教,抑或某个强权。于是希特勒产生了,“文革”产生了。

“很多人在牢里待久了就会害怕离开监狱的生活,很多人总在自己的体系思维牢笼里待久了,就不愿接受更为新鲜的东西,于是禁锢了思想。”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群舞就是把自己交出,达到一种群high。

今天,新世代都在追求实用主义和自我实现,不再对革命感兴趣。他们自然反对广场舞,反对盲目感动,反对群high。全部新人类的共识,就是每个人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每个人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那么准备承受自由与孤独吧——这是新世代法则。

“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规则意识是现代型国家的必修课。

想来中国大妈们不易,出生时刚解放,长身体时赶上自然灾害,青春期赶上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赶上下岗,老来群乐乐却犯众怒。想当年“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五尺枪”,如今劲头仍在人已老。一个典型的50后,新生代的长辈,有着特殊时期写就的思维源代码,他们不可能也不愿与那套东西决裂。否定一个时代是痛苦的,那等于否定自己的前半生,于是只有美化,甚至礼赞。

而新生代并无历史负担,他们的源代码来自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些代码虽是混杂的、混搭的、跨界的、不成系统的,但更具现代性,更明白规则和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今天,人人“向上奔”的精神支撑着这个国家……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所以有理由将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无论你看他们是如何不靠谱,如何不负责。

除民主法治之类的国家制度建设外,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礼让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公共意识方面,日本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之类的规矩和礼让,值得我们大大地学习。

暂不说理性、建设性,吵架都有吵架的规则,一个民族如果学不会吵架,就只配强权。因为只有强权才能摆平无规则、无休止、无结果、无节操的烂吵。

港台传媒无不穷尽明星八卦之能事。但合作过的人都说港台明星极靠谱,说人家一是敬业,二是态度谦卑。这个社会和古人比少了点什么呢?是谦卑,还有公民规则。

篇三: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我们是如何沦为粗鄙一代的?

肖锋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

今天众人都在热议“中国大妈”,我却想起“革命女干部”。电影《芙蓉镇》里那个剥夺别人幸福自己也没有好结果的毫无人情味的女人,是那个时代可悲的代表。影视剧里充斥着这种一本正经的、干瘪的、灭绝师太式的女人。比照港台同样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性,总觉得“女干部”们除女人味外还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或许是传承吧。

老一代的思维和情感源代码是“文革”写就的,新时代源代码则由全球化、互联网写就,两两不靠。因为断裂,所以口水不断,误解不断。你说我们是最没出息、最没责任感一代,我们就说你“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写道: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钱氏夫妇皆为天下读书人的楷模,杨更代表民国时期那些绝版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谈得思想。

大军阀吴佩孚是个廉洁标兵不说也罢,还写得一笔好字自不必说(吴所题“盛锡福”牌匾一直挂到今日),他值得一夸的是不跟知识分子斗气,一边听蔡元培大骂,一边给北大拨款。

蒋介石日记写着:不要跟文人过不去,他们会记仇的。是的,文人会写在历史上,写不了正史写野史,这是他们记仇的方式。老蒋枪杀了闻一多,但后来对令自己不爽的胡适和傅斯年却极其宽容,委任傅斯年做台湾大学的校长,胡适去世后写下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老蒋这样做,是反省了在大陆的失败。

“道统!道统!”即便穷乡僻壤,也总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老爷子叫骂,乡绅子弟出来做官,也是受这样的道统约束的,毕竟念过四书五经,不会玩得这般粗鄙。兵荒马乱时代,民国风流人物大都气定神闲,收放自如。官人与文人决定着社会的气质,决定着是否尊卑有度,是否收放自如。

北大清华“文革”期间自杀或被自杀者不下五百人。早前中大的陈寅恪也是给斗到小便失禁,以至条件反射听到大喇叭响就尿裤子。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就此远去。知道什么叫斯文扫地了吧?

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粗鄙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精英的覆灭》一书盘点了历次运动中从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到商业精英的陨落过程。今天“精英”早已是个贬义词。其实精英早已覆灭,无论多少房地产广告都唤不回。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但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

远看以为斧头帮,近看原来是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属于噪声污染自然扰民,可居然还用大刀、步枪等暴力道具打鬼子和反动派,被讽为神剧看多了。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就爱唱个红歌、跳个集体舞!”一位大妈受访时称“一唱浑身热血沸腾”。

每座中国城市都有个类似人民广场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茶余饭后集体散步,唱歌跳舞,勾兑感情。久居石室森林里的人们在这里找热闹,在这座不断刷新的城市中找到些许归属感。

丽江四方街原住民也有手拉手群舞叫“打跳”,往往感染游客一起“打跳”。起初是赞美神,不是崇拜某个人,后来是礼赞生活,人们心态平和喜乐,瞬间拉近距离。而广场舞跳起来真有点舍我其谁的劲头,一派革命的霸道,令人想起红卫兵,富有权力崇拜的象征,走火入魔。

依附某个庞大权力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

自由其实是一种负担,你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人需要一种归附心理,需要树立反动派,一个对立面,对立面更能激发“我们”之感。当个人从与母体联系中摆脱出来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也开始产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纽带和世界重新发生联系。这种新的纽带便是宗教,抑或某个强权。于是希特勒产生了,“文革”产生了。

“很多人在牢里待久了就会害怕离开监狱的生活,很多人总在自己的体系思维牢笼里待久了,就不愿接受更为新鲜的东西,于是禁锢了思想。”

自由不但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孤独,未必人人都愿意承受。群舞就是把自己交出,达到一种群high。

今天,新世代都在追求实用主义和自我实现,不再对革命感兴趣。他们自然反对广场舞,反对盲目感动,反对群high。全部新人类的共识,就是每个人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每个人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那么准备承受自由与孤独吧——这是新世代法则。

“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规则意识是现代型国家的必修课。

想来中国大妈们不易,出生时刚解放,长身体时赶上自然灾害,青春期赶上上山下乡,改革开放赶上下岗,老来群乐乐却犯众怒。想当年“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英姿五尺枪”,如今劲头仍在人已老。一个典型的50后,新生代的长辈,有着特殊时期写就的思维源代码,他们不可能也不愿与那套东西决裂。否定一个时代是痛苦的,那等于否定自己的前半生,于是只有美化,甚至礼赞。

而新生代并无历史负担,他们的源代码来自全球化和互联网,这些代码虽是混杂的、混搭的、跨界的、不成系统的,但更具现代性,更明白规则和利益的边界在哪里。

今天,人人“向上奔”的精神支撑着这个国家??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所以有理由将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无论你看他们是如何不靠谱,如何不负责。

除民主法治之类的国家制度建设外,日常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和礼让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公共意识方面,日本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啦!”之类的规矩和礼让,值得我们大大地学习。

暂不说理性、建设性,吵架都有吵架的规则,一个民族如果学不会吵架,就只配强权。因为只有强权才能摆平无规则、无休止、无结果、无节操的烂吵。

港台传媒无不穷尽明星八卦之能事。但合作过的人都说港台明星极靠谱,说人家一是敬业,二是态度谦卑。这个社会和古人比少了点什么呢?是谦卑,还有公民规则。

篇四:写作指导——高考应试议论文写作cdc创意编辑我相信世界上许多事情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善于发现

(思路可兼及记叙文)

议论文写作的审题立意主要是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或者重点思考其中一两个方面的问题:

论1文的2审3题立

☆☆☆☆☆☆☆☆☆☆☆☆☆☆☆☆☆☆☆☆☆☆☆☆☆☆☆☆☆☆☆☆☆☆☆☆☆☆☆☆☆

高考作文题型一般有: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图画作文等几种。还有一种是+给定命题———不在

审题立意上面设置太大难度。一般来说,给定命题

比如:《必修课》这个题目:

再如《淘宝》,审题上面:我们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淘”什么?——“淘”什么?什么才是“宝”?或者说“宝”指的是什么?是具体的好东西?还是人生的好品格?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是“宝”?

对于社会来说,什么是“宝”?对于历史时代来说,会淘掉什么,留下什么?

②为什么要淘宝,为什么要筛选,要判别,要选择,要舍弃,要保留?:其一、“淘宝”有乐趣,有意义,不仅仅在获得“宝”的喜悦,更在“众

里寻他千百度”或“上下而求索”的“淘”的过程;其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优劣并处,好坏杂陈,是非不辨,对错莫分,不“淘”不行;其三,

你欣赏需要什么?世界不会把你最好的东西自动送给你,要你自己去“淘”。

③怎样淘宝,侧重分析“淘”的过程:对事物判别、过滤、筛选、舍弃、提取的过程,也可分析筛选、提取的背后要有披沙拣金的眼力,需要当

断即断的果断意识,也需要有永不灰心执著的精神等等。

④也可从一个角度切入立意,如“历史是最好的淘宝者”。

也可以反向立意:孝敬父母不能等,人生拼搏不能等,守株待兔不应等,拔苗助长等不及。“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等等————①“等”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极富意味的过程,它蕴含着些许期待,些许焦躁,些许不安,些许兴奋。有些人心甘情愿地等,那他得到的不只

是一个美丽的结果,更是一段耐人寻味的过程,而那些被等的人则是幸福的、甘甜的。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②记得中考前的一段时间,我每晚都会学习到很晚,而妈妈更是不辞辛苦,睡得比我还晚。不是她在上夜班,更不是她在自娱自乐地消遣,而是

在等我,她在等我安安静静地睡着了,才肯安心地睡。她心里知道,夜深人静时我一个人复习会感到孤独无助,所以每当我挑灯夜战时,她总会默默

地坐在我身旁。

③也许平常人真的无法理解这样的等待有何意义,但对于我来说,妈妈的等待让我感到一股又一股温暖涌上心头:我不是孤独的,有妈妈在陪我,

我不是无助的,有妈妈在支持我。至今,或者说永远,我都忘不了那定格了似的情景:昏黄的灯光下,我正在奋笔疾书,身旁坐着妈妈,她静静地坐

在椅子上,轻轻地翻看报纸,神态那么安详。偶尔抬头,发现她的头发已不似以前那般乌黑亮泽,有些斑白,眼角的鱼尾纹竟也变得又长又深。每次

我看到这些皱纹,总忍不住感到心痛,一位母亲为了抚养子女竟甘心让岁月在自己的脸上无情地刻下印痕,可是她的眼睛里闪烁的光却依旧那么温暖,

即使那目光并不总是停留在我身上,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得到。

④我在桌前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我的妈妈在我身旁一坐也是四五个小时,她就那样静静地等待,等女儿顺利地完成作业,等女儿麻利地收拾好

书包,等女儿疲倦地爬上床,等女儿沉沉地入睡,直到那时,她自己才安心入睡。这样一个等的过程是何等漫长,更何况是日复一日的呢!

⑤我有时真的觉得很过意不去,就劝妈妈先去睡觉,可她总说:“我不困。”是啊,我确实从来没见过妈妈在我身边打呵欠或伸懒腰。我又问:“你

怎么会觉得不困呢?”妈妈只是用那充满着笑意和慈爱的目光看着我,并不回答我。刚开始我并不理解,以为妈妈喝了浓茶或咖啡,要么妈妈天生善

于熬夜,不过,现在我是真的懂了,也为自己以前的误解感到惭愧不已。妈妈笑而不答,其实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是一股强大的母爱力量支撑着她,

使她甘愿做为我遮风挡雨的伞,甘愿做为我送来光明温暖的灯。

⑥其实母亲不仅是在等我入睡,而且还在等我长大,等我长大到能理解她的爱,等我长大到羽翼丰满不再需要人保护。这样“等”的过程包含着

怎样浓浓的母爱啊!

文不同,但是审题立意时,还是要考虑“三么”:谁等谁——什么人等什么人?★★★★★为什么等?——★★★★★怎么等的?)

注:题目的正反立意可能:1.精彩可以预约。(题目预设);2,精彩无法预约。(考场生成)

结构。一定要有总观点!!!

下页余下全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