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杨炯 哪两句可以看出写于战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6 23:58:03

从军行 杨炯
哪两句可以看出写于战乱?

雪暗凋旗画,风多砸鼓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全部展开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收起

杨炯(公元650-69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策,补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朝贬梓州词法参军。不久,出任婺州盈川县令,死在任上。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他的边塞诗,雄浑刚健,颇有气势。《从军行》便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在初唐时期,外族入侵频繁,战事连绵不断,边境亟需安定。当时一些有志向的书生投笔...

全部展开

杨炯(公元650-69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策,补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朝贬梓州词法参军。不久,出任婺州盈川县令,死在任上。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他的边塞诗,雄浑刚健,颇有气势。《从军行》便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
在初唐时期,外族入侵频繁,战事连绵不断,边境亟需安定。当时一些有志向的书生投笔从戎,奔赴边境,保卫国家。杨炯的《从军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史实,表达了一颗忠贞的报国之心。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首联就将军情与心情和盘托出,使诗显得惊心动魄。“烽火”,指战火;“西京”,就是京城长安。战火将要烧到京城长安,形势十分危急,一个满怀报国之心的读书人,心中怎么能够平静呢?真巴不得立刻披甲上阵,投入到血与火的战争中去。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颔联,写出征和守城的情形。“牙璋”,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况。“铁骑”(jì计):精壮的骑兵。“龙城”:有人说指敌城。“绕龙城”,是包围攻打敌城。我认为不对。“龙城”应该是唐朝的边陲重镇,军事要冲。王昌龄《出塞》诗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句,“龙城”指卢城,后为唐北平郡治所,“飞将”指汉朝右北平太守李广,英勇善战,威振龙城,人称“飞将军”。再说,“铁骑绕龙城”,一个“绕”字,是绕着龙城巡逻,是守城。而不用“打”龙城,或“取”龙城,所以正好说“龙城”是唐朝的边陲重镇,“绕龙城”不是攻打敌城。“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守城的森严壁垒,突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颈联写战争场面。“雪暗”,是雪大而天暗。凋,凋落,这里暗淡的意思。大雪纷飞,天昏地暗,连战旗上的彩画也看不清楚,在凛烈的北风中夹杂着进军的鼓声。鼓声动地,呐喊震天,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殊死之战。诗人的高妙之处,是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战争场面一同描绘,烘托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尾联,以述志作结。“百夫长”,指率领一百来士兵的小官。“宁为百夫长”,既突出了“百夫长”的官职低微,又说明了英勇善战。试想,如果不是英勇善战的人,能做“百夫长”吗?“百夫长”与“一书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百夫长”只是一小官而已,而“一书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耀祖光宗,前途是无可限量的。诗人运用了一个选择复句,而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百夫长”。充分地表达了强烈的书生意气和饱满的爱国激情。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这首诗仍具有现实意义。

王重歌,颜菡,教师,现居湖北大悟。

收起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绝对是这一句,我们老师就这样讲的。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