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朝代古代官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2:33:58

中国各个朝代古代官名

中央职官:
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司,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曹丕称帝后,认为东汉尚书台权力太大,便另设中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政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尚书台自此成为执行机构,其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
晋代将汉代的侍中改为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侍中.侍中地位虽不高,但因接近皇帝,故很有权势.至南北朝,凡属国家重要政令,皇帝都征求传中的意见,这样,门下省便成为参预国家大事的部门了.
隋唐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政务.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隋唐三省六部的确立,是秦汉以后封建国家中央官制制度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整,分工较明确.从隋唐至明、清,六部基本相沿未改.但是原来分立的三省到唐太宗以后却逐渐起了变化.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当过尚书令,故当他做皇帝后,大臣多不敢任其职,于是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但不久,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能参加大政.至高宗时,则用其他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参预朝政,执行宰相职务,中书令、侍中就不常设了.
五代除沿袭唐制外,又设枢密院(管理军事机密、边防、军马等事)参预大政,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
宋代以中书门下省为政事堂,和枢密院分掌政务、军事,号称“二府”.其中枢密机构的官称则经多次的变革.
元代废门下尚书省,中枢大政统一于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此外,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因此,元代的中书省职权极重.
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处理国家大政,专制一切.并仿宋代殿阁学士之制,设大学士以充皇帝顾问,办文墨.明成祖时,选派大学士入文渊阁办事,参与机务,称为“内阁”.最初内阁大学士官位并不高,权势也还少.仁宗以后,内阁专任批答文章,草拟诏令,品位渐次提高,权势随之增大,甚至超过宰相,号为“辅臣”.
清初沿明制,设立内阁.但国家大政决策机构是“议政五大臣”,内阁职权降低.到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由满汉大臣出任军机大臣.军机处设于内廷,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重要奏疏.从此,各地章奏均由军机处直达皇帝,不再经由内阁,内阁只办例行公事.军机大臣亲近皇帝,总揽一切,是封建专制集权中央官制的最高发展.
秦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每郡统辖若干县,是郡县二级制.郡置“守”,为行政长官,下置“尉”,佐守掌郡之军事,又置监御史,掌郡之监察.县分二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为行政长官.下设“尉”,掌县之治安,又设“丞”,佐令,执掌仓储、刑狱和文书.郡县行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汉初沿秦制,惟改郡守为太守,郡尉为都尉,诸侯王国的官制与中央官制相仿.汉武帝时,划全国为十三州(又称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奉帝命巡察诸郡、国.东汉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州的长官或称州牧或称刺史,主一州之民政.县的长官一律改称为令.同时,有些州的刺史往往加以“使持节都督某州军事”或“假持节都督某州军事”之头衔,总揽本区军政,权势很大.
隋末改州为郡,唐又改郡为州,都是两级制.唐还在全国设置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每道派高级京官一人,先后称黜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等,掌监察州、县官吏违法事件,并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此外,隋唐还合并若干州为一军区,每区设总管(唐时改称都督),掌管该区军事;后来,唐又在边区设节度使,多带有京官和御史大夫衔,集数州以至十余州的军、民、财政和监察诸权于一人,权势极大.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扩大,割据独立,雄霸一方,世称“藩镇”.
宋代鉴于唐五代藩镇之祸,为加强中央集权,削除藩镇,节度使成为空衔,并因地而置州、府、军、监,均有属县,仍然是二级制.州、县政务由中央派遣京官带原衔出任,称“知某州军州事”(“州”指民政,“军”指地方军队),“知某县事”,简称“知州”、“知县”.此外又设监察区,称为“路”.路设都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某路常平公事等官,负责一路的吏治、民刑案件及财政事务.此外,又设经略安抚使或安抚使,掌一路的地方军事,通常以本路的知州或知府充任.
元代中央与地方的划分比较复杂,县上有州,州上有道,道上有行中书省.行中书省为中央中书省派出的机构,权力很大.这样,元代的地方官制就形成省、道、州、县四级制.
明初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称“省”),长官为布政使,掌民政和财政.此外,省一级地方官署还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之刑狱和军事,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三司”.其下设府或直隶州,长官为知府或知州;府之下是县或散州,长官为知县或知州.地方政权为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制.明代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巡察各地,称“巡按”.或派京官巡抚地方,称“巡抚”,事毕即罢.明宣宗时,在关中、江南等处设巡抚,驾凌于三司之上.后来为了军事目的,在一些地方增设总督,多以部院大臣出任,往往加以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以及都御史等名号.开设总督后,巡抚便在其属下,有些地方督、抚治所同在一城,互相水火,而只好撤销巡抚,成为有督无抚的省份.
清代的府、州、县制,与明代略同,惟在一些情况特殊的地方(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厅”,厅的行政级与州相似,也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分.府以上的道依然保存,并成为一级行政机构,道员也成为专设的官职,俗称“道台”.省级则由总督或巡抚综理军民要政,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布政使名义虽依然保留,但已成为总督或巡抚的属员,专管税收、民政,称为“藩台”;又设按察使,管一省之司法,称为“臬台”.巡抚辖一省,总督辖一省或二、三省.府的长官称知府,县的长官称知县,厅的长官称同知或通判.这便构成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的四级地方官制.
丞相:辅助皇帝处理一国政事的最高长官,主要职责是总领朝议和百官的奏事,以及选拔任用官吏,秩级号称万石.
御史大夫:丞相的副职,地位仅次于丞相的行政长官,主要职责是掌管文书档案图籍,以及监察百官,检举非法,秩级也号称万石.
廷尉:汉代中央最高司法长官,主要职责是判罪和解释律令,秩级为中二千石.
光禄勋:主要掌管皇宫殿内的安全,并负责侍从警卫.秩级为中二千石.
卫尉:汉代皇宫的警卫长官,主要职责是保卫皇宫外殿,秩级为中二千石.
宗正:掌管皇帝亲属名籍的官吏,秩级为中二千石.
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经济一切事物的官吏,秩级为中二千石.
少府:掌管皇帝私家财政的官吏,秩级为中二千石.
水衡都尉:汉武帝元鼎二年设置,掌管上林苑内的一切事物,秩级为二千石.
丞相长史:协助丞相管理文书等事物的高级官吏,秩级为千石.
御史中丞:协助御史大夫管理宫殿内兰台图书以及监督百官的高级官吏,秩级为千石.
郡守:汉代一郡的最高军政长官,汉景帝中二年改名太守,秩级二千石,官署称郡府.
郡尉:汉代一郡内协助太守的高级武职官吏,主要掌管郡内的甲卒军事训练、考核以及郡内治安等.汉景帝中二年改名都尉,秩级比二千石.
都尉丞:都尉属下地位最高的官吏,秩级一般为六百石.
县令:汉代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秩级一般为六百石,官署称县廷.
县丞:县令属下地位最高的官吏,主要职责是协助县令处理一县政务,尤其是盗贼、仓库等事物,秩级一般为二百石或三百石.
亭长:汉代掌管一亭事物的低级官吏,由县令任命.主要职责是维护所辖亭部范围内的治安,兼有迎送来往官吏、递送官府文书等事宜,无秩级.
诸侯王:西汉初年,诸侯王有治理其国的权力,汉景帝中五年下令诸侯王不再有此权力,而由长安派出官吏来治理.
诸侯相:西汉初年叫丞相,和长安朝廷的名称一样.景帝收回诸侯王的权力后,改诸侯王丞相为相.
内史:诸侯王国内的官职名,职责是掌管诸侯王国内的行政.汉成帝时,省去内史一职,改由诸侯相掌管行政.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