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故事字数不超过200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2:10:24

季羡林故事
字数不超过200子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在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八十年前到五四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八十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然后在离去之后给我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今天我们纪念五四,八十年前那场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都已变成一种文字停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八十年前的事已经距今太久了.然而,当你有机会和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老人接触后,你就知道,历史和传统其实一直离我们很近.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新故事,清新而感人.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额外艰苦解放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殿,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