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论文就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写论文 15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1:51:11

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论文
就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写论文
1500字左右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增长相当的迅速,如今双方可以说已经是彼此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伙伴.虽然双方在贸易活动中还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双方的贸易争端问题,但是只要中印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的贸易关系,乃至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关键词】贸易现状 贸易争端 竞争和互补 一、中国和印度的贸易现状(以下简称中印贸易) 五十多年来,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可以说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直到九十年代末开始,双方关系的逐渐回暖,中印贸易才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访华,标志着困扰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坚冰已被打破,中印的政治、经贸关系出现了转折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边经贸活动越趋频繁.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根据最新的中国外贸统计数据,2006年印度首次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家.通过官方统计2005年1-12月,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额为187.1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37.64%.在华投资企业超过150家,项目上千.中国在印度中资企业和办事处有40多个,承包了十几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国经贸合作正在步入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这和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有直接的关系.这被誉为“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在访印过程中,双方一致认为中印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往来,建立信任与理解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迅速增长,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政府在战略对话、商贸、文化和青年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多项机制,发表了发展经贸关系的五年规划,商签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保护协定,举行双边企业峰会、展览等活动.目标是使双边贸易额在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 2006年元旦,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中印友好年”系列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继2005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之后,两国的关系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方举办的活动,涉及到经贸、文化、人员交流等方方面面,有力地促进了中印全面友好合作.2006年中国与印度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顺差,充分说明印度需要扩大对中国产品的出口.目前,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是手持车载无线电话、抗菌素、煤、焦炭半焦炭、纺织机械及零件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初级形状的塑料、氧化铝、钻石等.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6年1~11月,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近35.8亿美元,创两国贸易关系的最新纪录.而印度经济学界认为,加上2006年的贸易数据,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将达40亿美元.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底,中国与印度签署的经济技术合同金额达到70.12亿美元,完成的金额为21.08亿美元.2004-06年中国在印度市场的项目金额达到56.16亿美元.仅2006年,中国公司的项目合同就有32.98亿美元. 当前,印度已经成为中国海外项目合约市场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与印度双方的投资合作也在增长.到2006年底,中国商务部批准的或者在印度注册的投资总金额为1700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有电子、通信和轻工等.截至2006年底,印度在华非金融类投资项目256个,合同金额5.48亿美元,实际投入1.72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有:冶金、电器、医药、油墨和纺织品等. 总之,在中印贸易中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贸易发展总的来说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双方的贸易争端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中印贸易争端及其原因分析 说到中印贸易的争端,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中印的边境领土争议问题.但就眼前来说,边界问题之于中印关系已不再具备它曾经所具有的那种核心地位.目前两国均希望为解决双边领土争端作出更大努力,这是改善印中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果中印的领土争端能够解决那必然会给中印贸易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据2007年1月15日(美联社)报道,印度宣布将解决与中国之间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领土争端,并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藉此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印度国家安全顾问M. K. Narayanan称,印度总理辛格在出席在菲律宾宿雾市(Cebu)召开的东南亚领导峰会时,接受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访华邀请.他称,两国均希望为解决双边领土争端作出更大努力,这是改善印中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果中印的领土争端能够解决那必然会给中印贸易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除了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外,还有双方在贸易往来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在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急剧下降,但同时也使大量的定单转向了印度.印度充分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在2006年2、3月份纺织品出口数量方面击败中国,取得了34%的增长率.在服装出口方面更是超越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数量方面增长了46%.再如,最近中印铁矿石价格拉锯战再次升级,从2007年3月1日开始,印度临时提高出口铁矿石的关税,由零增加至每吨7美元,此举若成会迫使中国进口商每年多付2-3亿美元.因此,中国企业联合抵制购买印度的铁矿石.目前中国方面已经通过外交、世贸、行业等渠道,与印度方面进行交涉. 在贸易活动中反倾销是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巨大贸易壁垒,据《中国工业报》报道,“中国和印度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关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民营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出口上给印度国内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印度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来打击中国的出口,以减少中国出口产品对印度相关国内产业的冲击.从2002年下半年来看,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和频率都达到了高峰,印度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主力军.” 对于这些争端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印度.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在这方面与我国国情相似,但是双方有长久以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这需要两国政治上的协调,以保证贸易的正常稳定发展.可以说中印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双方出现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 印度的制造业水平低下,印度制造业占本国GDP16%,印度制造业相当于中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量制造业产品依赖进口,而我国则以制造业为主导,43%的国内储蓄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外国直接投资高,劳动力资源也相当丰富.相反的,印度的国民储蓄率只有24%;基础设施差;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也不如中国.由此可见,需要满足印度多达10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是十分困难的,其制造业必须要靠进口,所以中国在此时向印度出口制造业必然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但是近年来,印度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教育水平上.报道说,印度经济的乐观前景也正在改变人们对中印对比的评价,过去舆论完全一面倒认为中国模式优于印度模式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黄亚生在发表的文章中就曾说到过,“尽管近年来中国的FDI不断增长,但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础却出现了恶化.反观印度,微观经济竞争力则在默默无闻地稳步提高.” 【摘要】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增长相当的迅速,如今双方可以说已经是彼此不可缺少的重要贸易伙伴.虽然双方在贸易活动中还会遇到问题,尤其是双方的贸易争端问题,但是只要中印双方共同努力,两国的贸易关系,乃至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关键词】贸易现状 贸易争端 竞争和互补 一、中国和印度的贸易现状(以下简称中印贸易) 五十多年来,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可以说是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直到九十年代末开始,双方关系的逐渐回暖,中印贸易才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依访华,标志着困扰两国关系发展的政治坚冰已被打破,中印的政治、经贸关系出现了转折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边经贸活动越趋频繁.近几年,中印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年的贸易额均保持了两位数字的增长.根据最新的中国外贸统计数据,2006年印度首次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家.通过官方统计2005年1-12月,中国和印度双边贸易额为187.1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37.64%.在华投资企业超过150家,项目上千.中国在印度中资企业和办事处有40多个,承包了十几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国经贸合作正在步入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这和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有直接的关系.这被誉为“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在访印过程中,双方一致认为中印关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往来,建立信任与理解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迅速增长,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政府在战略对话、商贸、文化和青年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多项机制,发表了发展经贸关系的五年规划,商签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保护协定,举行双边企业峰会、展览等活动.目标是使双边贸易额在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届时中国将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6年为“中印友好年”, 2006年元旦,中印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中印友好年”系列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继2005年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之后,两国的关系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双方举办的活动,涉及到经贸、文化、人员交流等方方面面,有力地促进了中印全面友好合作.2006年中国与印度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顺差,充分说明印度需要扩大对中国产品的出口.目前,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是手持车载无线电话、抗菌素、煤、焦炭半焦炭、纺织机械及零件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初级形状的塑料、氧化铝、钻石等.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2006年1~11月,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近35.8亿美元,创两国贸易关系的最新纪录.而印度经济学界认为,加上2006年的贸易数据,中国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将达40亿美元.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底,中国与印度签署的经济技术合同金额达到70.12亿美元,完成的金额为21.08亿美元.2004-06年中国在印度市场的项目金额达到56.16亿美元.仅2006年,中国公司的项目合同就有32.98亿美元. 当前,印度已经成为中国海外项目合约市场的主要市场之一.中国与印度双方的投资合作也在增长.到2006年底,中国商务部批准的或者在印度注册的投资总金额为1700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有电子、通信和轻工等.截至2006年底,印度在华非金融类投资项目256个,合同金额5.48亿美元,实际投入1.72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有:冶金、电器、医药、油墨和纺织品等. 总之,在中印贸易中双方都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贸易发展总的来说是积极、健康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双方的贸易争端也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 二、中印贸易争端及其原因分析 说到中印贸易的争端,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中印的边境领土争议问题.但就眼前来说,边界问题之于中印关系已不再具备它曾经所具有的那种核心地位.目前两国均希望为解决双边领土争端作出更大努力,这是改善印中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果中印的领土争端能够解决那必然会给中印贸易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据2007年1月15日(美联社)报道,印度宣布将解决与中国之间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领土争端,并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藉此改善与亚洲邻国的关系.印度国家安全顾问M. K. Narayanan称,印度总理辛格在出席在菲律宾宿雾市(Cebu)召开的东南亚领导峰会时,接受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访华邀请.他称,两国均希望为解决双边领土争端作出更大努力,这是改善印中关系的关键因素.如果中印的领土争端能够解决那必然会给中印贸易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除了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外,还有双方在贸易往来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在2006年,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急剧下降,但同时也使大量的定单转向了印度.印度充分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在2006年2、3月份纺织品出口数量方面击败中国,取得了34%的增长率.在服装出口方面更是超越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数量方面增长了46%.再如,最近中印铁矿石价格拉锯战再次升级,从2007年3月1日开始,印度临时提高出口铁矿石的关税,由零增加至每吨7美元,此举若成会迫使中国进口商每年多付2-3亿美元.因此,中国企业联合抵制购买印度的铁矿石.目前中国方面已经通过外交、世贸、行业等渠道,与印度方面进行交涉. 在贸易活动中反倾销是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巨大贸易壁垒,据《中国工业报》报道,“中国和印度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关系.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民营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出口上给印度国内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印度不断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来打击中国的出口,以减少中国出口产品对印度相关国内产业的冲击.从2002年下半年来看,印度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和频率都达到了高峰,印度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主力军.” 对于这些争端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印度.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在这方面与我国国情相似,但是双方有长久以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这需要两国政治上的协调,以保证贸易的正常稳定发展.可以说中印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双方出现贸易争端的根本原因. 印度的制造业水平低下,印度制造业占本国GDP16%,印度制造业相当于中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量制造业产品依赖进口,而我国则以制造业为主导,43%的国内储蓄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外国直接投资高,劳动力资源也相当丰富.相反的,印度的国民储蓄率只有24%;基础设施差;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也不如中国.由此可见,需要满足印度多达10亿人口的消费需求是十分困难的,其制造业必须要靠进口,所以中国在此时向印度出口制造业必然会获得巨大的利益. 但是近年来,印度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教育水平上.报道说,印度经济的乐观前景也正在改变人们对中印对比的评价,过去舆论完全一面倒认为中国模式优于印度模式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黄亚生在发表的文章中就曾说到过,“尽管近年来中国的FDI不断增长,但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增长的微观经济基础却出现了恶化.反观印度,微观经济竞争力则在默默无闻地稳步提高.” 因此,中国和印度的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是引起双方贸易争端的最主要原因. 三、中印贸易关系的未来走向 中国和印度在近年来迅速崛起,其崛起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在2005年印度国家安全顾问M.K.纳拉亚南曾在日内瓦第三次全球战略研讨会上讲过“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与印度由于自己的成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引起世界的注目,令人确信,这两个国家崛起的结果将会是全球性的和意义深远的.”“鉴于两国文化与历史背景的不同,它们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能够并应当相互支撑,分享优异的实践经验,相互利用对方的强势领域.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社会和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经济体,印度与中国今天拥有许多共同利益,其中包括贸易、技术转让、能源安全和环境管理.”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邻邦.印度和中国的关系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发生了重大改善,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和讲话中,双方都表示会一直友好发展下去.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国在通讯设备、电信运营以及能源企业很多,因为中国在这几个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印度恰恰是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方面非常薄弱,构成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企业在所有的日用品、家用电器方面,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领域,在印度有很多的发展机会.”印度商工部长卡迈勒·纳特就曾把印度和中国比作亚洲经济增长的“双发动机”,他强调说,中印经济中有不少的互补领域,利用这一互补优势,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使两国的经贸联系获得更快更深入的发展. 中国为中印贸易的发展做了许多努力,重视在印度快速增长的经济中为中国企业寻找新的机遇,并通过强化经贸关系来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中印双方也同时拟议建立龙象自由贸易区,这样可使中国有更多到印度国内市场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出口. 从更广阔的角度上,早在2005年印度商工部长卡迈勒`纳特就谈及过印度“东望政策”的新空间和新内容.虽然过去印度在欧洲和美国的贸易额有近50%,在亚洲只有20%,但是现在印度在亚洲的贸易额已经扩大.纳特部长说:“如果将东盟、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加在一起,你将会看到一个综合市场:它的总收入和欧盟相当,而贸易额超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印度总理提议建立一个亚洲经济共同体,它将形成一个利益圈,在这个亚洲经济共同体内,人才、资本、思想和创造力可以流动.” 总的来说,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正在不断发展和走向多样化.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乃至两国的整体关系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M.K.纳拉亚南:印度人如何看有关两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的辩论[J].今日印度,2005(9). 曼莫汉·辛格: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正在不断发展和走向多样化[J].今日印度,2005(6). 中国商务部:中国印度经贸关系取得新进展[EB/OL].2007. 约翰·凯:中印的衰落与崛起[D].金融时报,2006-1-20. 中国报告大厅: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研究报告[J].2006. 黄亚生:龙象之争[D].华尔街日报,2006-3-17. 商务部:据印方统计中国已成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EB/OL].中国新闻网-商务部网,2007-1-29. 试论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关系及其未来走向 史 珏 殷国伟
Tags:本文来源:本站 作者:编辑03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