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语文古文题1、下列各组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身战七十余战B 不顾恩义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C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7:46:43

几道语文古文题
1、下列各组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身战七十余战
B 不顾恩义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C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D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2、下列字词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是
A 皆陛下所成就 扶辇下除
B 请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于是相如前进缶
C 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武使匈奴明年
D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璧有瑕,请指示王
3、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静女其姝 北风其凉 B 黄鸟于飞 之子于归
C 言笑晏晏 父母之言 D 何以过陵 羌笛何须怨杨柳
4、下列各组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乃设九宾礼于廷 比翼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 且秦强而赵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5、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 卒廷见相如
6、与“臣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下列各句中的词语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公车特征拜郎中 B 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C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8、下列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会家乡去
B 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记,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C 举廉孝不行:廉孝,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廉孝
D 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行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做上林赋

我晕.5分做8题啊.
1C2C3C4D5D6C7B8D
应该比较稳!

几道语文古文题1、下列各组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身战七十余战B 不顾恩义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C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 语文中虚词和实词的区别是什么? 语文古文实词初中课本和高一课本里的实词解释及例句1,胜 2,发 3,数,4,间 5,靡 6,视 7,徒 8,鄙 9,顾 10,引 11 ,负 12,见 高中的古文实词和虚词,及句式的归纳. 高中文言文阅读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出自《石钟山记》的一道 题 关于古文知识请问古文里的实词和虚词是什么意思?举几个例子 怎么做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题要举例说明,容易理解· 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指什么? 语文的虚词和实词怎么分,怎么用 怎样做古文翻译题?特别是实词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 同的一组是( ) 1.下列各组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是 ( ) A.向东行4千米与向南行4千米 B.盈利20000元与减少l00元 C.收入20元同题1.下列各组量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是 ( )A.向东行4千米与向南行4千米 B.盈利20000元与 下列各组句子汇总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20个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 划分实词和虚词有什么意义 下列各组量中,不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A.支出3000元和收入2000元 B.向南走一千米和向北走两千下列各组量中,不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A.支出3000元和收入2000元 B.向南走一千米和向北 110个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用法!意义!两个都要!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