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中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8:39:01

国内外关于中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有哪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顺利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各项任务与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呼唤着教育教学的革新.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学过程是个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其教学本质是“交往、互动”的,师生互动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学过程”提出了如下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作用,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这也是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师生互动的内涵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互动形式.它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师生互动”的概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界定.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互动与角色有着密切的联系.马维娜把对于师生的角色分析作为研究师生互动的突破口,并且指出“互动是角色的互动, 角色是通过互动表现出来的”[1].陈振中直接地称其研究对象为“师生角色互动”,并提出师生互动既具有人际互动的共性,也具有区别于一般人际互动的特性[2].李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社会互动是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被阐释的,应作为研究的本体而不是作为附着因素加以讨论[3].袁维新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综上可以看出,对于师生互动的定义呈现出不同学科多视角界定的特点,既有教育学的解释,又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阐释.结合社会学家郑杭生在《社会学概论新修》里对于社会互动的定义[5],我们认为,师生互动是社会互动的具体形态,具有社会互动的基本特征,即互动双方信息的相互传播和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师生间因教学关系而产生相互影响的社会交往活动.
(二)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以行为主义为基础.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类学习过程解释成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部刺激,即理解和吸取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使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无从发挥其主动性.而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角色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则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国内外师生互动理论研究特点
师生互动状况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西方和国内学者对师生互动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对于师生互动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互的特点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在对于师生互动的研究中皆呈现出多学科相交互的特点.既有教育学的阐释,又有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的研究.这种多学科相交互的研究状况使得师生互动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促使师生互动的解释也更加丰富、深刻.
(二)以抽象认识论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为主
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对师生互动或师生关系的抽象界定与类型划分,对于师生互动的主体、特征及模式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却缺少了处于具体情境之下的师生互动研究和实证研究,对于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效果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三)从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模式逐渐转向以师生互动的过程及特征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模式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把教师作为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主体,把学生作为师生研究中的“配角”, 研究取向呈现出以教师为主的特点,忽略了对学生群体的研究,这一局面不仅造成对于师生互动问题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有失客观公正这一学术价值取向.近年来,对于师生互动主体的研究逐渐呈现出了新的特点.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传统的师生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民主与平等逐渐成为现代师生互动或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在理论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以师生互动的过程及特征为主体的新的研究模式.[6]
三、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与问题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堂师生互动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是一个微观社会,课堂中师生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师生互动具有社会互动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处于课堂这一场域中的特殊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师生互动是指处于知识高位者、拥有一定权威、扮演“教师”角色的成人同处于知识低位者、处于从属地位的、扮演“学生”角色的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并最终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师生互动对促进师生双方的认知增长、情感培养、价值观的形成、提升生命价值具有关键作用.但是,目前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文化、畸形价值观以及社会现实等课堂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 课堂师生互动的分化与差异
有调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中,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教师是主动的施予者,处于控制的地位.[7]在课堂上,由于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师生互动不论是在互动内容、互动方式还是互动的对象选择等方面均呈现出分化与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从互动的对象上来看,教师在互动对象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差异
从性别角度来看, 教师与男生的互动多于女生;从互动对象担任的职务上来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的对象的地位上看,班级中地位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互动的机会要明显多于地位低的学生.
2.从互动的方式上来看,对于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教师往往会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有关课堂师生互动问题的研究发现: 获得师生互动机会最多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所谓的尖子生,“他们与教师互动的频率少者可为全班学生与教师人均互动频率的3.3倍,多者能达到10 倍.”[8]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而与成就水平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这些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表达机会.
3.从互动的内容上来看,教师在互动对象选择上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互动内容上的不同.
教师在与学业成就较高的学生互动时往往选择那些论证性、挑战性等较复杂的问题,而对于低学业成就的学生则选择那些判断性的、描述性等较简单的问题,并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的评价方式显然倾向于学业成就水平高的学生.
(二) 课堂师生互动过于追求形式化
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这一情境中产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互动的双方是平等的、全员参与的.师生互动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学生互为主体,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发展将是外在的、他控的、被动的;忽视教师的主体性,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发展也就难以完成.在现有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有意识地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但往往华而不实,出现了师生互动形式化.所谓互动形式化,指的是只有互动的形式而无互动的实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师生互动的预成性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根据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参与互动从语言风格、表达方式到对问题的评价方式均跟从教师的思维走,一旦学生偏离了教师预先设定的线路,教师马上予以纠正.这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学习传授上,而且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等也被教师预先规定好,教师始终扮演着成人和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始终拥有至上的权威,即使有学生对某问题存在异议,但也只能私下里进行无言的抗争,或者毫不怀疑的接受.因此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养成了揣摩教师心思、尽量说出教师所事先设定答案的不良习惯.更为痛惜的是,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2.课堂师生互动的肤浅性
在现代社会对物质利益高度追逐的情况下,教师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并且教师自身观念以及对师生互动理解上的偏差,使得课堂互动要么让学生放任自流,由原先的“满堂灌”变成“满堂跑”,学生在课堂中即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教师的不作为中白白流失;要么教师虽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开放性问题, 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特点、知识储备等情况缺乏充分的了解,往往低于或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得互动处于尴尬状态,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由于教师之间、校际之间频繁的评比与竞争,以及形形色色的教学表演、学术活动、特长展示等,无形中使正常的教学逐渐以追求课堂师生互动的表面热闹、课堂气氛活跃、花样繁多为目的,学生兴高采烈,教师心满意足.但是这些“看起来非常活跃,而事实上造成了学生学习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9]这样的课堂互动,师生间既没有获得知识上的真正理解,也没有师生间心灵的碰撞与交融,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无异于陷于“戏剧化”的表演之中.
(三) 课堂师生互动过于强调显性化
1.过于追求师生互动的数量
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在以教师占主动地位的状况下,教师在评价学生参与互动积极性高低时,往往以学生可见的外在行动作为评价标准.学生在课堂中如果表现得不够活跃,不经常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不会或是不主动,学习热情低落.而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把师生互动仅仅理解为语言或动作的呼应,没有看到师生互动中更重要的是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内隐的、润物细无声的心灵交融.因此,数量化、显性化的互动只是意义生成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师生的互动质量.
2.过于重视外显的言语互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言语互动一直以来占据着课堂互动的主体,教师的言语行为既用来与学生交流课程内容、学习的要求和流程,又用来与学生沟通情感、组织关系和各种活动.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都可通过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同时,学生也主要通过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言语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发生思想碰撞.不容置疑, 自言语产生以来,一直承担着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认同.但是,课堂中的非言语的、隐性的、情境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互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课堂中学生对自身所处位置的解读,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以及教师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意义等,对师生间互动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隐性的、内隐的师生互动以及场域中的意义,将更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