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文主义的基础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17:57:01

传统人文主义的基础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果真是人文主义文化吗?是的,的确是这样.然而,人文主义思想就必然地能导致自由与独立,民主与平等吗?恰恰相反,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其主导方向竟然是王权主义,并使人不成其为人!
一:中国的人文主义
老子与孔子是中国人文思想发展中的两位巨擘.此二人把先前零星的人文思想上升为理论.老子把人还给自然,孔子把人还给社会,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根基.
其一: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提倡在人与神的关系上,先人而后神.在世界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奠基者们在自已的思想体系中几乎都给神安置了一席之地.老子以道作为最高存在支配一切,他从本体论上抛弃了神,可是在信仰的范围内仍然保留着神.孔子从信仰的角度,提出了“祭神如神在”的观点.思想家们通过如此这般的对神道观念的改造和修正,确立了一系列的人文主义思想.诸如:以民情知天命,先人而后神,敬鬼神而远之,神道设教等等.这样,人成为了神的目的,神则沦为人的工具.从实用主义出发,人确立了彻底优于神的地位.
其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利用自然,为人造福.既然人能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神,自然也会以同样态度对待自然.思想家们把人作为自然的生存物,认为人的活动要受自然制约,如想求得与自然相谐,“法天”、“法地”、“法四时”是最基本的手段.而人既然可以利用效法自然,把握自然规律,与自然相谐,其进一步的发展就顺理成章是利用自然规律,使自然成为人的福地.如此,人生成于自然,最后,则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人确立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优先地位.
其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强调人性,并以人性为基础推演社会的人际原则.既然神与自然都成为了工具手段,那么人就自自然然成为了天地间的主宰.那么人的自信是一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了.这样,人基于对自身的自信,以自身的根性为基点去推演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就不难理解了.果然,传统思想深入探讨了人性问题.虽然对人性的善恶各有不同看法,但最终仍旧归结于对人本身的自信.孔孟认为人性本善,人追求道德的完善是一种天性,仁义礼智是人的性善的逻辑展开,人在向善的过程中通过同自身的欲望作斗争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的价值.荀子虽以为人性本恶,但他又以为人可以通过学习教化去恶从善.这样,他和孟子就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比较例外的是韩非和杨朱,韩非与杨朱都以为人天性喜欢追求名利,但他们又认为对名利的追求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正是通过追求名利,人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老庄则以为人的价值与回归自然的程度成正比.这实际上是提倡消灭欲望,不过,消灭欲望其实依旧是一种道德化的自我完善过程.如此,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基于对人自身的信念,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追求定位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彻底将人改造为了道德化的人.而所谓有价值的生活,就是有道德的生活.如此,社会关系成为了以完善道德为目的的人际关系.这样,人文思想的路向变得狭窄了——人文思想简化为了伦理道德思想.
其四:人在自我追求中主要是求圣化而不是神化.
当人成为道德化的追求,人的社会生活是一种道德化的生活,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以道德为依据和目的的伦理人际关系时,人的最大价值便是成为道德楷模.这样,人在自我追求中寻求圣化成为了逻辑必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几乎每一个思想家都有自己的圣人谱系.这些圣人悲天、悯人、以救世为已任,集一切社会美德于一身,更重要的是,这些圣人能洞彻天机,把握神意,了解自然,是天地与人之间的最强有力的枢机.正是他们,把自然与神作为人之手段落实到了操作层面,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尽情的发挥人之主观能动性,于道德化的前行路径中享受尘世的幸福.
其五: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作为认识与实践对象,使天地人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和谐一体.
既然人要把自然、社会作为工具为我所用,既然人要以自身根性为基点展开社会生活,那么,自然、社会与人就逻辑地成为了人的认识与实践对象.而在这样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人的基本追求是享受人之为人的尘世幸福生活,人的最高追求是成仁成圣.正是以前者为底线,后者为价值旨归,人将社会、自然融入自身,使自身自然化社会化,也使自然与神人化.如此双向互化,天地人便一体化了.而天地人的一体化,使人必然的陷落一个庞大的罗网之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不可能有自外于他人的人的存在.于是,所谓道德完善就不是个人的私事.因为在一个以人的道德化为目的的社会里,社会的全面道德化才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的唯一归宿.所以,个人的道德完善只是社会完善的基础与起点.顺理成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道德追求路径——这是一条必然之路,在这一条路径中,存在着一个无法解除的悖谬.一方面,在这一路径的行进中,个人的价值与作用至高无上,神与自然被抛到九霄云外,其他社会关系与因素也处于被支配地位.另一方面,在向高一级路径迈进的过程中,由于其不是对自己负责,而是对社会与他人负责,作为个体人的根性便逐渐消失.也就是说,人越是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越发使自己融入社会而遗忘自身作为个体的存在.最后,人越来越自然化、社会化,直到彻底失去自我.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思想是彻头彻尾的人文思想.他将自然与神作为人的手段,人成为人的生活目的,尘世生活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肯定.同样,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彻底,才使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只可能是成圣成贤,只可能是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全面道德化.不过,社会生活与人生目标的全面道德化往往使人从理论到实践沦为非人,这恐怕是这些思想的原创者们始料未及的.如果有思想家能修偏纠颇,在中国传统思想的伦理道德主题之外,另行原创关于政治、平等、自由的人权思想,也许可以又有一番景观.遗憾的是,这只是我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我们只能看到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所谓人文思想与专制主义合流,使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变成了彻底的非人化自我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