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比较轰动的假新闻 以这个假新闻写篇论文 题目是‘新闻的真实性之我见’跪求 速度 在线等写的很好 给我找个例子吧 我就采纳你的答案 这篇论文要以一件事例为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4:23:57

2010年比较轰动的假新闻 以这个假新闻写篇论文 题目是‘新闻的真实性之我见’
跪求 速度 在线等
写的很好 给我找个例子吧 我就采纳你的答案 这篇论文要以一件事例为例

新闻的真实性之我见
新闻和文学都讲求真实,它们都源于生活,都是客观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新闻有新闻的特质,文学有文学的个性,如何来把握二者真实性的内涵呢?
首先,在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视角不同.记者作为事件的记述者,所记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他的写作视角只有一个,就是始终站在讲述者的位置上,作品中人物皆为第三人称,例如,新闻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用语:“据介绍……”、“×××介绍说……”等等,同时,也把个人存在作为事实的一种依据体现在作品中.
文学作者不同,他(她)常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它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以作品中的某一个人之口为口,娓娓道来.文学中所闪现的好似作者本人的“我”常常是作品中的人物,如鲁迅《孔乙已》中的酒店小伙计“我”,《简•爱》中的“我”等等,而新闻作品中的“我”则一定是作者本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新闻作品中的事实记录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才称其为真实.
其次,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的自由度不同,这也规定了它们各自的真实性.
新闻只能是对现实的再现,限制在“新见”新闻上.文学则是对现实的发现,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外宇宙和内宇宙.
新闻的“新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事件在时间上的“接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迅捷、快速地报道新闻;二是指新闻事实与新闻记者的“接近”.这种严肃的态度,决定了任何矫饰和失真的“客里空”的表现都是新闻所摒弃的,任何编造、拼凑、夸张、片面、导演等扭曲客观事物的情形都意味着新闻的失真.
文学则不同于新闻的实录.文学作者的写作心态更为自由,他(她)不需要把自己作品中的每一处同事实一一对应,它是一种创造.以德国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为例,在作家的笔下,乐师克利的长女路易斯和首相之子布拉修斯•封•波勒演绎了一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千古爱情悲剧,其实这篇小说的素材仅仅是来源于当时报刊上一条150字的简迅.
显而易见,文艺是对现实的“发现”,新闻报道则是对实在的“再现”;文学靠感性形式对实在进行再解释,而新闻报道则是对现实作素描式的简化与综合.
再次,新闻记者和文学作者在写作时所运用的思维方法不同.
高尔基强调文学“需要想象、推测和虚构.”也就是说,文学可以虚构,可以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新闻报道则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说真实、说真话,包括人名、地名、时间、情节、数字、引语、背景、因果关系等,都必须准确无误,都必须遵循新闻自身的内在规律,不得虚构,也不得“合理想象”.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名为《马特洛索式的英雄黄继光》遭到了众多读者和新闻界人士的严肃的批评,就说明了这一点,因为记者运用了“一般人能够体会到的合理想象”,细腻描写了黄继光牺牲前的心理活动,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但并不是说新闻写作中就没有想象.因为记者不可能成为一切事件的现场目击者,记者也需要想象,记者的想象力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丰富的事实材料,在写作中写得更生动、更美满.因此,想象思维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思维形式,也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形式,只不过前者属虚构想象、后者属于修饰性再现性想象而已.譬如,1971年9月13日,一架三叉戟飞机坠毁于蒙古国温都尔汗,法新社驻北京记者由此联想到林彪的出逃摔死,就属这种情况的联想,在当时,这是绝对的机密;另一种情况是由客观提供的素材引起大脑积极思维,拟想出原来事物形象,即由素材——原物的想象.以《辽宁日报》一篇报道《两家子公社干部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的采写为例,记者范敬宜正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家子公社一个最微小的变化联想到整个农村的变化,采写了一篇众人称道的好新闻.以上两种形式的想象,即由原物——他物、由素材——原物的想象,都是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原物的形象,这就要求它们必须准确、生动,做到准确性和形象性的高度统一.
第四,文学和新闻有着本质的不同.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所以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揭示生活真实和反映客观规律所显现的特征和所实现的过程也就不同.这是两种真实相区别的重要原因.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传播是它的特征,可以说,新闻就是传播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各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真实,是具体的现象的真实.新闻传播是事物运动的过程和状态,是记者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客观情况.记者是通过客观信息的叠加传播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事物,从而实现揭示生活真实的目的.它强调客观性,尽管有时现象和本质不一致,但记者会通过连续报道来修正.
例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先得了一块短跑金牌,记者将这条消息抢先报道,几天后经检查,约翰逊服用了禁用药物,记者又将这消息抢先发出.这只能说约翰逊的记录是假的,而不能说明记者所发的第一条新闻是假的,因为奥运会上确实发生过他夺金牌的事.
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文学作品是要通过艺术形象,告诉读者一种思想和一些知识,让读者体味一种情感和意境,提高人的修养水平和审美能力.因此,它必须人为地集中生活,构思、创造,“杂取种种,形成一个,”才能很好地集中体现主题.这就是典型化.鲁迅说他所写的人物的模特“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但这并非不真实,因为它符合生活的规律,具体可感,只不过更具概括性,个性更加独特鲜明罢了.它是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的统一.当然,新闻也有典型报道,但那是有区别的,它指的是在大量同类事实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具有丰满个性的事例进行报道.例如焦裕录、孔繁森等典型报道,他们都是实实在在、活生生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是一种客观真实.
第五,在社会生活中,阅读新闻和文学作品的不同目的,导致人们对新闻和文学真实的要求和理解不同.
新闻阅读是为了获得信息,就其功用上讲,实用性更强,人们每天就如同吃饭一样,极需要得到各自关心的信息.市长一上班,桌上就摆好多份报纸,他需要根据这信息决定城市内外政策的制定;企业家一拿到报先看市场行情、投资方向,好决定产品的市场投放.即便是对通讯新闻的阅读,读者的主要目的也是在于知道、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事.基于这种目的,新闻阅读就要求新闻所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每一个读者所获得的信息、所了解的事实在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是基本一致的,而不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文学阅读的目的重在欣赏和愉悦.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象新闻阅读,重在对新闻信息的感知和理解,对新闻所反映事物的认识.文学读者,更重视作品所传载的情感、意蕴带给自己的美感享受.基于此,文学读者对文学真实的要求和理解就不会等同于新闻读者.孙悟空搅龙宫、闹地府、闹天宫、除妖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死而复生,这些本与事实不符,但孙悟空所体现的那种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杜丽娘那种为爱情死而复生的情感,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深深地打动读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因此它是真实的,是一种情理之真.
总而言之,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虽然都“求真”、“存真”,但它们的内涵却大不想同,新闻真实的基础是事实,文学真实的前提是情感想象;它们的实现途径也大不相同,一种是再现,一种是表现.它们之间有着严格的本质区别,一种是信息的真实,一种是艺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