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一篇关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0:12:11

怎么写好一篇关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的作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随后,一些古代的学问家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对孔夫子的读书方法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熟读精思”、“好学深思”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才读懂;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特别是经典著作,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读书还必须伴随着思考.这是因为有些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读者通过一番联系实际以及联想、查询、思索的功夫,才能打通关节,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弄懂弄通.另外,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所以书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军而已矣”.那些没有“取”的,自然是孟子不信或存疑的.因此,我们读书应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有的作者为了说服读者,往往会杜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拈来一些对己有利甚至以假乱真的材料,力图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如果我们读书时不思考,就难以辨别真伪是非,那就难免上当受骗.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思之越深,析之越透.多思、精思,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对书中的知识真正做到“弃其蹄毛,汲其精华”. 读书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历史唯物观点、辩证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是深有体会的.有位学者说:读历史书的大毛病,在于“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不深究各个朝代的治、乱、兴、废的缘故).”他很赞赏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

全部展开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这样的老师如可得,我愿意让他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痛我的脑袋。如其不可得,也要时时警惕自己,把经史参差交替着读,不可偏废。

收起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
一天,朋友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两句话引起我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都不陌生,许多人能出口成诵,我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含义则是:只是读书学习而不肯动脑思考所学习的一些知识,不通过思...

全部展开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启示
一天,朋友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两句话引起我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都不陌生,许多人能出口成诵,我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含义则是:只是读书学习而不肯动脑思考所学习的一些知识,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去理解,读书学习的实际知识,就会感到迷惑,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学习,也会有疑惑,也是可怕危险的事情。不知道我这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否透彻。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必先掌握丰富的知识,才可能凭借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思考。在有了知识的前提下,再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
在周五我班的“星光闪烁”中,我听到了宫老师的言词,我很感动,她做为一名班长对我所做班级工作的肯定,我也很感谢。我想许多事我还是想的多做的少,没有很好的辅助与行动,很惭愧!在我们开学以来相处的日子里,我们相处的很开心,工作的很充实,所以在工作中我们才会相濡以沫。在宫老师讲自己外出学习的感受时,我听着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知识的丰富,在更多老师的交流中,我听着看着,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看到这样的话语使我想到了我在工作中一些缺憾!书我读了,却没有很好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的缺憾,事想到了,又没有及时的辅助与行动,这也是我的缺憾。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需要填补这些缺憾,我要虚心的学习,细心的工作,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也要学有所思,思有所学,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孔夫子曾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席简而精之语揭为学求道之法。
光学不思则忙碌一生徒知而不能晓,犹若光练不说之傻把势;光思不学则伤脑一世依然胸空无物,像极光说不练之假把势。为学之道务求足踏实地,循序渐进。鉴古之鸿儒,无不以学为基,以思为础,学思齐头并重;观今之名士,亦以学为根,以思为本,学思相辅相成。以次可见学思相合,求学之道方能有成。
今吾少年欲为学道之真把势,诚当以夫子之言为警训。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罔”读wǎng,意思为迷惑,昏而无得;“殆”读dài,意思为没有信心。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
据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记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一个人从就手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若只学而不思,那就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面不化,难以吸收、消化,所学知识无法变为“已有“。除了学思并重之外,积极地吸收新知,也是一中能拓展知识领域的做法。当然在吸收新知的过程中,还是必须兼顾到学思并重的原则,如此方可得到正确的新知。

收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随后,一些古代的学问家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对孔夫子的读书方法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熟读精思”、“好学深思”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

全部展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诫他的学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所主张的读书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随后,一些古代的学问家根据亲身实践和体会,对孔夫子的读书方法作了补充和完善,提出了“熟读精思”、“好学深思”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熟读,就是说要把所读的书翻来覆去地读,直到读得烂熟于心,能够全面地掌握其精神、实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验证明,有许多书读一遍两遍还读不懂,读四遍五遍就读懂了;有的书昨天读不懂,过些日子再读才读懂;也有的书似乎已经读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实际知识,再去读,才真正读懂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特别是经典著作,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读书还必须伴随着思考。这是因为有些书特别是经典名著的内容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读者通过一番联系实际以及联想、查询、思索的功夫,才能打通关节,对书中的观点心领神会,弄懂弄通。另外,书有优劣高下、好坏真伪之分,所以书上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孟子说:“吾于《武成》,取二、三军而已矣”。那些没有“取”的,自然是孟子不信或存疑的。因此,我们读书应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有的作者为了说服读者,往往会杜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拈来一些对己有利甚至以假乱真的材料,力图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如果我们读书时不思考,就难以辨别真伪是非,那就难免上当受骗。可见,读书少不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思之越深,析之越透。多思、精思,可以使我们明辨是非,对书中的知识真正做到“弃其蹄毛,汲其精华”。 读书思考,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历史唯物观点、辩证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都是深有体会的。有位学者说:读历史书的大毛病,在于“记忆事实,而不深究其所以(不深究各个朝代的治、乱、兴、废的缘故)。”他很赞赏古代名儒程伊川、王夫之的做法:他们“每读史到一半,便掩卷思其成败,然后再看;有不合处,又更思之。”这是训练独立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多思、精思、善思,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样的读书才会大有收获。

收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

全部展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书时却懒得去读,去学习。这样的人,也只能永远停在原地。 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例子来说吧。有多少人能解释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想到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经意识到,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这就是学而不思。学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却想不到去运用。这就是因为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句话还会有用处。更没有想过应该用在哪里,怎么去用。而实际上,这12个字,确确实实概括了学习的最最正确的法则。 孔子的确是圣人啊,虽然他所主张的某些东西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但也有些东西,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群体中都正确的真理。更重要的,他能用最最简洁朴实的语言来概括这些道理,让任何人都能弄懂它们。但悲哀的是,正因为这些东西太朴实了,反而让人们不太重视。可只要你仔细去想一想,这是圣人的话啊!肯定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圣人才会说出来。宋朝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现在看来,孔子短短12个字就可以解决天下人的学习方法问题,那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何况,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不是一部,本来就是主张把论语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忽视掉而只运用那些真理的)就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观念来说,如果能做到让学生懂得这12字,懂得怎样去学习,也将会是一件相当重大的成就啊!不过我个人感觉,如今的教育效果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试问,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就真的想到了这12个字并按照孔老夫子这12个字去学习的啊?不可能,因为考试的分量在学业中所占比重太大,为此,不得不为高分而学,这样就只能放弃思的时间。这不是学生的错。我只假设,如果让学生能按照老夫子的方法去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但很明显,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这12个字的真正伟大价值,不会运用它们啊。 就是这样,中国出现过很多思想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去运用与借鉴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并非没有通向富强和崛起的条件,只不过,还没有人发现和学会运用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而已。这只是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点。它只是中国古代许多圣人中的一个人的智慧的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就完全可以让我们今天的一些不完善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祖先留下的智慧呢? 我只能说,条件并非不存在,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掘和运用罢了。

收起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

全部展开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几天前,忘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简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则只能停滞不前。 相信任何人都能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但有多少人能切实体会到这两句话所包含的玄机呢?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将学习方法的真谛明明白白地总结了出来。 一个人,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学习,不深究读了书,学了习做什么用怎么用,只停留在读懂书,而不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那么,他也就会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迷惘。 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去思考自己要读什么样的书,要怎样读书,怎么才能取得书中的真经,等到真的面对书时却懒得去读,去学习。这样的人,也只能永远停在原地。 就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例子来说吧。有多少人能解释它的意思,又有多少人在自己实际学习的时候真正想到要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呢?恐怕任何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很少人曾经意识到,在学习的时候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方法。这就是学而不思。学了这句话,也知道它的意思,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却想不到去运用。这就是因为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句话还会有用处。更没有想过应该用在哪里,怎么去用。而实际上,这12个字,确确实实概括了学习的最最正确的法则。 孔子的确是圣人啊,虽然他所主张的某些东西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但也有些东西,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群体中都正确的真理。更重要的,他能用最最简洁朴实的语言来概括这些道理,让任何人都能弄懂它们。但悲哀的是,正因为这些东西太朴实了,反而让人们不太重视。可只要你仔细去想一想,这是圣人的话啊!肯定是因为它有着足够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圣人才会说出来。宋朝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现在看来,孔子短短12个字就可以解决天下人的学习方法问题,那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何况,说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不是一部,本来就是主张把论语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忽视掉而只运用那些真理的)就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和观念来说,如果能做到让学生懂得这12字,懂得怎样去学习,也将会是一件相当重大的成就啊!不过我个人感觉,如今的教育效果还远未达到这样的程度。试问,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就真的想到了这12个字并按照孔老夫子这12个字去学习的啊?不可能,因为考试的分量在学业中所占比重太大,为此,不得不为高分而学,这样就只能放弃思的时间。这不是学生的错。我只假设,如果让学生能按照老夫子的方法去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些呢?但很明显,有些人还没有体会到这12个字的真正伟大价值,不会运用它们啊。 就是这样,中国出现过很多思想家,他们的成就,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去运用与借鉴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并非没有通向富强和崛起的条件,只不过,还没有人发现和学会运用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智慧而已。这只是我在反思自己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点。它只是中国古代许多圣人中的一个人的智慧的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就完全可以让我们今天的一些不完善变得更加完善合理。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祖先留下的智慧呢? 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这样的老师如可得,我愿意让他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痛我的脑袋。如其不可得,也要时时警惕自己,把经史参差交替着读,不可偏废。

收起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

全部展开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收起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
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
以下是例...

全部展开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
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
以下是例文: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这样的老师如可得,我愿意让他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痛我的脑袋。如其不可得,也要时时警惕自己,把经史参差交替着读,不可偏废。

收起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

全部展开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收起

BUZHIDAO

湖北考生古体长诗获评高考最牛满分作文
2009年06月23日1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罗欣)记者昨采访高考阅卷情况时,多位作文阅卷老师一致介绍,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全文附后),被他们评为今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

该作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

全部展开

湖北考生古体长诗获评高考最牛满分作文
2009年06月23日12: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罗欣)记者昨采访高考阅卷情况时,多位作文阅卷老师一致介绍,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全文附后),被他们评为今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

该作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2008年作者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百感并至,赋诗一首。

”诗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

“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武汉某省级示范高中阅卷老师介绍,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另一位老师表示,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收起

先理解好“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先理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对学习有害处。 【英】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Legge) 【注】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全部展开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对学习有害处。 【英】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is labor lost,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Legge) 【注】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作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殆:有害(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而:却(但是)。 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解释】 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注重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儒家当然也不例外;“思而不学则殆”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似。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 学与思相结合 只重于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专靠学习、取法前人,而不加上自己的分辨、判断就容易遭到前人的思想蒙蔽及限制。前人的思想固然有很多是珍贵正确的,但也可能有一些不正确的,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尚未有解答的,因此如果受到前人的思想的蒙蔽及限制,就难免陷入迷惑之中了。相反地,有许多问题前人已有解答,然而他们在解答的过程中,曾误入歧途,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正确的解答。如果专靠自行思索而不知取法前人,则有可能像前人一样误入歧途,导致虚掷精力的危险。说明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

收起

学与思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

全部展开

学与思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是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吗?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吗?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学与思
众所周知,学习与思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正确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那些只学习而不思考的人,无法深入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要义,学得越多,你的疑惑也就越多;而那些整日空想的人,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只会越想越迷糊。由此可见,惟有做到学习与思考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学习是进行思考的基础,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手段。在你学习的旅途中,知识就好比雨水,它让你沟满塘盈;而思考就好比蜿蜒向前的山谷、溪涧、河道,它们引导你走向远方,让你跋涉千里,汇入江海。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为晓则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书是在学习别人的智慧,思考是在形成自己的智慧。一位传记作家曾问爱因斯坦怎样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答道:“空间、时间是什么,小学的课本就解释得很清楚了,但我智力发育迟,所以比别人想得多了一些,把从书本里学到的,思考了近十年,才弄懂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爱因斯坦正是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超越前辈,把物理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抗日战争中,中共是借鉴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来确立抗战方针路线的。留学俄国、精通马列主义的王明与博古受国际共产主义联盟派遣,指导中共抗战工作,在工作中无一不是按照苏联革命的经验来指挥作战,然而以少数兵力与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正面作战,就好比以卵击石,使装备与作战水平远不及敌人的红军,一败涂地,中共走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毛泽东经过对战局的分析,认为不能盲目采用苏联的经验,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共产主义路线。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共反围剿成功,前景一片光明,度过了被日本侵略军消灭的危机。
请记住伏尔泰的这句话:“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越多,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你知道得很少,从而更加努力。”

收起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

全部展开

每次在读到这句话时,都忍不住会自动翻译作“读史不读经则罔,读经不读史则殆”。
我不愿意把读书的事别做一格,不赞同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我觉得这样说的人真是太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了。前文中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表现出了一种通达。读书是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认识自我的一种方法,就和通过感官来认识是一样的。关键不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而在于取得了什么样的认识。
<世说新语>里自新篇第二讲戴渊与陆机的事。戴渊做强盗,率领一帮少年刚好抢到陆机头上,陆机却一眼看中戴渊是个将才。戴渊当时的表现是“据胡床指挥左右,皆得其宜”。这种才能可以由读书得到,也可由实践得到。如果陆机拘泥,就要再详察一下戴渊的背景,是兵书娴熟,还是经验丰富呢?历来读书人与不怎么读书的人互相瞧不起就是被这种拘泥所害,读书人嫌弃别人不知书,不怎么读书的人嫌弃书呆子没有实际经验。陆机却是个很通达的人,当时就对戴渊说:“卿才如此,亦复做劫邪?”充满赞叹。这样的陆机与子夏是相通的,他对戴渊的看法是“不论戴渊有没有像世俗所认为的那样‘学’过,他都认为戴渊已经‘学’了。”
似乎有些扯远了,我希望做到的是不拘泥于表面上的形式,不读书的人也可“谓之学矣”,而这一条中与思相对的学,也未必非要是实践,笃行,习其事之类的行动。读正史是一种很好的学,读<论语>则是孔子引领之下的思。
然后说一点个人的体验吧。
我以前读<史记>,总觉得读不下去,尤其读到某些议论,觉得很迷茫。有两方人马相互争论时,更是觉得很疑惑,因为听来两方都很有道理。于是痛感读<论语>一类书的重要性,不读经而只读史,如同在迷宫中盲目打转,走得再勤劳,也走不出去。
近来读<论语>,有时十分烦燥,一是觉得自己表达不出,一是觉得缺乏事实来与之印证。这样又痛感读正史的重要性。
说到读经与读史,我觉得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有一个很好的既渊博又敏锐的老师来指点。老师会在讲经时,引史为证;讲史时,以经正义。
这样的老师如可得,我愿意让他从天上掉下来,狠狠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