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画葫芦4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3:47:26 字数作文
画葫芦4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画葫芦400字作文

  叮铃铃,上课了,今天的上课铃声听起来比以往更加悦耳。我虽然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等老师来,但内心却十分激动。
  过了一会,漂亮的维吾尔族老师就来了。她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来学画葫芦。”这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小葫芦,跃跃欲试。老师忙说:“请同学们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随后,又讲了要点。终于,轮到我们自己动手啦!我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画着,但是画笔总是不听我的指令,一下子画得长,一下子又短,长短不一,十分难看,倒像一张妖怪脸。顿时,我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没了精神。这时,老师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要耐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点点头,再次拿起画笔,专心致志,不一会就画好了半个葫芦。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校本课很快就结束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边走边想,下节课一定要画个漂亮的小葫芦,让大家爱不释手,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就像抹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杨维兴

篇一:依着好样儿方能画出“好葫芦”——高考作文中该加强文体意识 规范文体写作

依着好样儿方能画出“好葫芦”——高考作文中该加强文体意识 规

范文体写作

【摘要】许多年来高考作文中对文体的要求不高,使得中学师生对写作的文体规范意识极其薄弱,而近年来几个地市的高考作文已经开始有了文体限制,尤其是限制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两大文体,并且也逐渐形成一种考察写作能力的趋势。那么笔者根据几年来亲历高考阅卷现场与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整理出较规范典型的议论文与记叙文的样文及其要求,以供广大中学师生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考作文 文体意识 议论文 记叙文

许多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在写作的文体要求上大多是“除诗歌外”或“文体不限”,就是2006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也仅提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也就是说在“文体”上,高考作文基本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与限制。在这样的一种思想引导之下,整个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师生们的文体规范意识也就渐渐淡化,写作中按文体的专题训练也基本缺失了。于是,每年的高考阅卷过程中,开始出现了令阅卷老师们头疼的“四不像”作文,这些作文学生们时常美其名日“散文”或“杂文”,而实则议论文不像纯粹的议论文,记叙文又不是规范的记叙文。

近几年,高考作文中“四不像”的文体愈演愈烈,自然就引起了广

大语文教育教学者的关注与思考。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参加了几年的高考阅卷之后,我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们将高考作文的“文体不限”简单地理解为可以不考虑任何文体特征,可以写毫无鲜明文体的作文,显然,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误区。笔者认为,“文体不限”的提法,应该本是为了利于考生写作内容的发挥,创新思想的喷发,方便考生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进行考场写作,但并不能就等同于可以自创文体,甚至随性到根本就不考虑到文体的选择和运用,简直就是“不要文体”。这样下去,中学生必将陷入“文将不文”的悲哀之中。

“加强中学生的文体意识”势必重新成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大趋势。好在2009年湖南卷《踮起脚尖》就率先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到2010年江西卷的“‘找回童年’为题,湖南卷的“以‘早’为题,都要求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再到2011年江西卷的“君子三乐”、福建卷的“袁隆平的梦想”,都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可见,写作的文体意识已经悄悄地开始运用高考这支强有力的指挥棒对广大师生进行强化。

可是,中学生写作到底有哪几种规范的文体呢?几种常用的文体又如何清晰地界定呢?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种十分权威的标准来给中学一线的老师作为指导的参考。

中学教材中较常提到的是“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三种写作文体,说明文较少运用到,先暂且不说,就学生作文中常用到的议论文、

记叙文文体都还是概念模糊。主要是“散文”的这种体裁让阅卷老师无法轻易判定是属于哪类文体。在没有过多考虑文体的前提之下,历年历届的高考满分作文中就产生了相当一部分的优作是运用较文艺性的笔调创作的散文。而“散文”的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划分的它属于文学四大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之一。“散文”本身包含了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其中议论性散文与中学生写作中的议论文是相通的,例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不能不说是一篇有理有据的上乘议论文。而记叙性的散文又与记叙文是相通的,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完全就是一篇有人物有情节的经典记叙文。可见,文学创作中散文与中学生写作中的议论、记叙文体并不矛盾,只是抒情性较强的抒情散文就与中学写作中的“三大文体”相差甚远了。例如“秋雨体”的散文在高考阅卷中就极容易被判为文体不符。可见.当前的写作趋势更倾向于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对社会、历史的思考、评价能力。

那么,不管高考有没有文体的要求与限制,我们心中都应该有个明确的标准,也就是首先自己心里必须先要有个清晰的“葫芦样”,才能照着样儿画出个颇有自己特色的瓢,否则,也将只能画出阿Q式的圈来。笔者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多次参加高考阅卷的体会,经过思考,做了一些梳理发现,学生考场之中运用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种文体进行写作的比例还是较高,那么,我们极有必要将这两种常用的写作文体的规范类型搞清楚,而这两种文体还是有它们自己特有的写作要求。在此,就这两种文体,本人借助一些较典型的高考作文列

举一些较典型的“葫芦样”,以供广大考生参照。

议论文写作必须牢牢抓住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首先,下笔之前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观点是什么?而这个论点须从原来就提供的材料或命题中来。再则,论点须有据,就是选择充分的论据进行论证,这个论据可人物事例,可社会现象,也可名言警句,只要典型有说服力的。对于这些论据的表述还必须注意适当地加以剪裁、概括而非以记叙文的形式来展开论据事例,否则,又变成了“四不像”。并且几个论据的编排最好要考虑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式的罗列,也可以更严谨些采用正反对比式或层层深入式。引述完论据,还要做到“不止于例证”,应该能够对事例进一步展开充分的“论证说理”。例如,2011年福建省唯一的一篇满分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小作者的标题就是他最最鲜明的论点,这个论点来源于对材料的深入解剖;再则,由袁隆平的创造精神而推及到对无数热爱创造的人的礼赞,有外国的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梭罗、贝多芬、梵高、牛顿,还有本国的王选、钱学森等,这些丰富的事例论据足以显示其深厚的知识积累;紧接着,紧扣观点的论证论述无不体现了较强的思辨能力与深邃的思想逻辑,再加之结构的安排上正反对比又层层深入,实属难得!

记叙文写作也须先清楚掌握三要素:情节、人物、构思。许多成功记叙文首先都要有一个为主题服务的较完整的故事(或历史故事或身边的故事),然后精心地去刻画其中的人物(有语言、动作、心理、

细节等各种刻画),巧妙地去设置其中的情节,安排构思(有伏笔、悬念、铺垫等手段)。例如06年福建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箭锋上的友情》,选择了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历史假设,制造了周瑜杀不杀诸葛亮的悬念,精心地刻画了环境及人物心理等,成功塑造了丰满鲜活的周瑜形象,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当然,也有一些记叙文是选用几个故事片段进行串联成文的,但它不能等同于议论文对材料片段需要剪辑、概括,它必须有对人物情节的刻画描写,也必须讲求完整的故事情节,才算规范成功。例如:2009年湖南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踮起脚尖》,作者选取了“五岁”、“十五岁”、“三十五岁”、“四十岁”四个人生阶段,找寻其中具有母亲踮起脚尖这一细节的生活片段,每个片段之中都借助了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来表现人物及“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这一主题。这样的记叙文如何不打动阅卷老师?

高考作文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我们无法预知以后中国的高考作文将会如何变革,但不管怎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自己先搞清几种典型的文体特征,自己心中先要有一个清晰像样的“葫芦样儿”,切不可“以其昏昏”却要“使人昭昭”。再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清晰的文体意识传授给学生,再给他们一些典型的文体范文,让他们有章可循,有样可学,有效地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在十几年学习生涯里最重要的一场高考写作中,画出自己最成功最美妙的一个“葫芦瓜”来。

篇二:照葫芦画瓢:成人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大全

模板一:图画作文

This illustration depicts_________ (图画中的人物)V-ing, with______________(补充说明). Recently it has become common for people in many ways of life to_____________(进一步阐释) It seems to me that the cartoonist is sending a message about _______(图画主题), which is ______________(进一步的说明). He seems to be saying that_____________(给出细节). In my opinion, ___________(个人阐述).

This simple picture is a wake up call for ______(所涉群体,如the whole of the human race).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measures to put an end to ___________(问题所在). One the one hand, we must _________________(建议一). It is clear that the drawer of the illustration is urging us to _________(进一步说明). On the other hand, _______________(建议

二). Only in this way can we___________(展望前景).

模板二:图表作文

The chart gives us an overall picture of the __________(图表主题). The first thing we notice is that_______________(图表最大特点). This means that __________,(进一步说明).

We can see from the statistics given that ___________(图表细节一). After v-ing_________(细节一中的

1:投诉信

Dear_______,

I am____ (自我介绍) I feel bad to trouble you but I am afraid that I have to make a complaint about_______.

The reason for my dissatisfaction is ______________(总体介绍). In the first place,_________(抱怨的

Dear ___________,

You have asked me for my advice with regard to _______(问题), and I will try to make some conductive suggestions here.

In my humble opinion, you would be wise to take the following actions:_________________(建议的内容)

I hope you will find these proposals useful, and I would be ready to discuss this matter with you to further details.

Good Luck with your_______(祝愿)

Yours sincerely, Li Ming 6:求职信

Dear Sir or Madam,

I write this letter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that you have advertised in____________(报纸名称)of________(广告发布时间).

Not only do I have the qualifications for this job, but I also have the right personality for a __________(工作名称). In the one h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从依葫芦画瓢开始

从依葫芦画瓢开始

作者:陆荣芬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

在结束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教学任务后,我觉得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感悟深刻,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对某一事或物的观察模仿课文也来写一写,就可以将作者的人生感悟或思想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也是对课文的再一次深入阅读,这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我随后便布置了写作任务。

作文教上后,学生的劳动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学生胡爽写了一篇《月季花》:“月季花的茎是绿色的,有刺。许多动物因为它有刺的缘故都不敢来招惹它。它的叶子是墨绿色的,边缘是呈锯齿形的。叶子表面是非常非常光滑,像是涂了一层薄薄的蜡。花朵的颜色是粉红色的,金黄色的花蕊发出淡淡清香,沁人心脾。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和花蝴蝶被它的清香吸引住了,都纷纷被他飞过去采蜜。它的花朵并不大,多层的花瓣自然娇艳,单层的花瓣也惹人喜爱。月季花很普通,它的样子很普通,它的进精神很普通,但它这种普通的精神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呢?”

另一个学生虞淑妮写了一篇《芦荟花开》:“只见那花在直直的一根茎上,是那种淡淡的黄色,毫不张扬,煞是好看。或许是自己平时太孤陋寡闻了,竟不知芦荟也会开花,而且花开的如此让人心悦神宁。听闻,这芦荟花并不像有些花,只能观赏而已,这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花,是如此不平凡。”

当然,有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课堂时间的安排,巧妙地剪裁。采用片断式仿写。

考虑到学生平时的作文不是语言太枯燥,就是内容太空洞,为此,我专门挑选了描写较出彩的课文片段让学生仿写。

如《散步》,描写的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段描写生动地透露出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如《社戏》中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通过具有特色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生董月飞写道:“你听,那是什么声音?那是小草翻动泥土的声音。你看,那是什么东西?那是刚钻出土地的一棵棵嫩绿的小草。哦,春天来了!放眼望去,冰雪已经融化,草木开始发芽,漫步田野间,一望无际的土地上如同夜空一般,繁星点点。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缕缕清香,红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草尖上的滴滴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如珍珠翡翠般,闪闪烁烁。那顽强的毅力,那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每一株小草都拥有的吗?”

二、创建素材库,让练笔成为常态

作文素材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积极阅读课外读物,摘抄美文,从“他手写我心”转向“我手写我心”,从模仿开始,鼓励创作,既学作文,又学做人。

具体的做法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稍厚一点的笔记本,以一星期为一个时间段,完成一个板块。每个板块基本有三篇文章组成。

享。同时我还考虑到学生是要激励的,于是便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设立了单项优生和综合优生,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就在这个还留有余香的春天里,学生做了一篇《落花枝头》的阅读。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文中,作者写了春红花褪后开得热烈的石榴花,极力描绘石榴花的灼灼风韵,在美景中融入了作者的由衷赞美之情。读到这样的美文,恰巧当时学校的樱花正开得烂漫,于是,我便提议学生,走到樱花树下去看看,甚至闭上让自己眼睛静静呆一会,然后模仿《落花枝头》,写一篇《花开枝头》。

写作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当时学生的高涨劲儿,绝不亚于参加学习的一个大型活动。

学生韦露在作文中写道:“真没想到,每天匆匆经过的这条路上,竟有这样的美景。停下脚步去感受的滋味真的很特别。你看,那花有的是浅粉红色的,像一个个害羞的红脸颊;有的枝头上是又红又白的,好似一树的桃花;有的是一树的白色,它们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脸色苍白。有的……”

学生谢思雨这样写道:“一直以为,看樱花应去日本,那当然是一件与我不相干的事。今天老师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我也就和大家一起去教学楼后看看了。还没走近,便有人雀跃起来,只见一簇簇红樱花,像漂染过似的,加上有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晨熹微露的朝霞。有几株是白色的樱花,她们洁白如朵朵小白云,又有红色花蕊点缀其中,,好象白绸子上嵌着无数颗粉红的宝石,在绿叶的陪衬下,真是美如画卷呀! ”

学生陆晗写道:“微风一吹,花瓣落了下来,犹如一只粉色的蝴蝶,她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唱着美妙又悦耳的歌声。又宛如给大地铺上了粉白相间的地毯,闭上眼睛,真有一种在上面尽情躺一会的冲动。”

另一个范文来源就是学生的推荐。学生把自己的推荐文章投影在教室的屏幕上,先让大家阅读,然后由大家说说这篇文章是否值得推荐,如果得到大家的肯定,推荐成功,班级同学就以这篇文章为范本完成相应写作,如果推荐不成功,就换一个同学继续推荐。几次下来,不成功的次数大概是五分之一,其实,学生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学生傅嘉文在《语文学习报》上看了一篇《冰糖葫芦》的文章后觉得不错,推荐给班级同学,大家读后纷纷响应,个个都有所行动,“怀旧”“忆童年”的文章一篇比一篇精彩。

让作文平民化些,这是笔者内心真诚的呼喊。其实,写作并不那么“阳春白雪”,如果学生能依着眼前的葫芦画出心中的瓢,这不失为一种成功。只要学生能写出“中心明确、言之有物、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平常的好文章”,我们就应给予掌声和喝彩。我们的写作教学,从教育目标看,就是培养一般公民的写作素养;从课程目标看,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

力;从班级目标看,也只能是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从人的资质天赋看,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写作的特别天赋。

当然,我建议写作模仿并非同意了作文抄袭,只是对于那些对写作还一篇茫然找不到落笔之处的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效的开始。朱光潜说过:“我们不必唱高调轻视模仿,古今大艺术家,据我所知,没有一个不经过模仿阶段的。”朱熹讲:“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谈学习写作的经验时也说过,学习写作除多练以外,还要多模仿。仿写是以范文的句段篇章为摹本,认真思考、记忆、消化后进行模仿写作的一种方式,仿写既能反馈出学生对范文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体裁特点的掌握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所读文章的语言材料的系统掌握,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黄厚江 著

[2]《浅谈作文构思的模仿写作》, 汤文彬,《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

篇四:依样画葫芦

依葫芦画瓢

——谈作文教学(一)

李德会

经过一、二年级的仿写句子与看图写话训练,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了。进入三年级,孩子们就要学写比较完整的文章了。为了使学生会写乐写,关键是要让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成功,得到乐趣,而仿作不失于一个开启孩子们作文之路的好方法。

孩子们初学作文要向数学课堂学习。数学课上,教师在新授一例题之后,紧跟着是与例题相类似练习的训练。孩子们仿例题的解决方法做题,大多都会做,反复多次,方法熟记于胸,也就不怕一些创新的题目了。只有先会做,才有可能乐做。孩子们初学作文课,如果老师不给他们一些范文(葫芦),他们也就难画成瓢。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怕写作文。一旦孩子望文生畏,有此情节郁结于心,以后作文教学就很难了。那么,教师如何为孩子们提供好范文呢?

一是可选教材上孩子们较好仿写的文章。比如学了老舍先生的《猫》,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动物的作文。要求是像课文一样抓住动物的特点,运用好过渡句,结构要完整等等;学了《秋天的雨》让孩子们写一篇《秋天的风》。要求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