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习作点评(三)<探索未知的海洋>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03:43:52 字数作文
习作点评(三)<探索未知的海洋>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习作点评(三)<探索未知的海洋>作文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一一赫胥黎
      习作:
                 探索未知的海洋
                                              张心毓
(题目是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题目使用了材料中的关键词语,表明作者深刻理解了材料的含意。)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将已知比作一个小岛,而未知便是那茫茫无边际的神秘汪洋。也正如他所说,这未知的海洋需要每一个人去开拓、去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这未知的海洋呢?
      (作者是明晓材料作文的开头方法及要求的,可是,引述的不是该段话的重点,而把重点的话变成了转述,我以为这个处理有些不妥,与之相反才是。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对赫胥黎的话是懂的,材料的核心也是明白的,即"开拓"。其三,作者用一个问句,点明了本文的写作重点,这是极好的,引导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走,尤其考场作文更该如此。但是,我以为,这个问句,单独列一段,能起到突出强调作用,会更好!)
      探索未知,需要我们有非凡的耐心毅力,勇往直前。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之景,常在险远,人之罕至也。"正因如此,若无非同一般的努力,是达不到探索的高度的,是因为有以麻袋装的演算草纸、夜以继日的奋笔勤思,数学家陈景润才得以摘得数学王冠上的耀眼明珠一一哥德巴赫猜想,开拓了一片未知的美丽海洋。而无论是珠穆朗玛、撒哈拉,还是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以及地球的南北极点,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都有人类留下的足迹。登险者们一路跋涉千辛万苦,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正是为了探索未知吗?与浩渺的宇宙相比,人类是如此渺小,然而在地球之外,甚至更远的河外星系,不也都留下了人类探索的痕迹吗?而这一切不仅仅因为人类拥有智慧,也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世上最顽强、最坚韧的意志,才能去探索未知的精彩,一步步推动着文明的发展。
      (主体部分的第一段,很是标准。分论点 解说分论点 典型事例议论分析。事例很丰富。可贵的是举例、议论始终扣住"探索未知事物"和分论点。把探索的意义上升到"文明"的高度,难能可贵。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王安石的话引述不正确;个别的句子,如"是因为有以••••••••美丽的海洋",还需仔细斟酌。)
      探索未知,也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一味的死守传统很可能使我们被禁锢在原地,停滞不前。史蒂夫•乔布斯便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变革的人。凭借着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他创立苹果公司,数十年间推出iphohe、t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人的娱乐和通讯方式,引领着全球资讯电子科技潮流。而他勇于突破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激励了无数人。但若冲不破思想的藩篱,因循守旧,最后很可能像诺基亚、摩托罗拉那样被信息社会的浪潮淹没。杨雄说:"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只有打破传统,勇于变革的人,才有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这一段是前一段的递进。依然用观点引出典型的事例,事例以正面的为主,详写;反面事例略写,形成正反对比。同样是引用,作为论据,但有了变化,上一段放在分论点之后,作为对论点的解说,这一段放在事例之后,作为对事例的小结,又为分析做了铺垫。我想,这样的变化,应该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前一段分析结束语点到了"文明",这一段结束语提到了"时代",思想大气开阔。)
      探索未知,需要我们突破自我,发掘自己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被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只有勇于自我突破,追求不设限的人生,才能成功探索自己的海洋。正如杨澜,这位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从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就,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的领域。从著名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转型,开拓出了更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片未知的海洋,不断突破勇于尝试,我们就不会止步于已知,而是会离成功更进一步。
      (这一段的分论点为和前边的分论点呼应,应该在"需要"前,加上一个"还"或者"更"字。这样分论点的联系就紧密了。同样,这一段与前两段一样,无论是解说还是分析说理都紧紧扣住分论点,又不枝不蔓。但是,与前两段的论据比,这一段的论据显得单薄了,只有一个。第二段约336个字,第三段约238个字,第四段约196个字,从这一点看来有些"后劲不足",其实,主体部分每段的字数200多字为好,匀称和谐。到这里本文已经900多字了,还有两段呢,显然大大超过了字数要求,那么,这三段,特别是二、三段的文字要压缩了。)
      然而,探索未知也不能完全摒弃已知的世界,正像眺望海洋还是要从小岛出发一样。着眼已知,我们可以得到必要的基础能力去探索未知。只有小岛坚实,我们才可在岛上的制高点望向更遥远的未知。那些认为自己无知,觉得有更多事物等待探索的人,往往也都是知识广博的人。
      (说的俗气点,这一段可值钱了。作者说明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也说出了探索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一段是许多学生所没有的。作者提到了一个词,值得注意,即"无知"。作者说这样的人是"知识广博的人、觉得有更多事物等待探索的人"。如赫胥黎即是,这样的人才是积极开拓未知事物的人。不过我觉得最后一句话改成这样更好。即"那些认为自己无知,觉得有更多事物等待探索的人,往往也都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从而达到"无不知"。)
      着眼已知,怀揣恒心;勇于创新,突破自我,相信我们定能探索到未知的海洋,让那份神秘茫远变成我们心中清晰而美丽的风景。
      (这是结尾总结。语言简练,总结全面。呼应开头,结构完整。语言能力很强。)
       

篇一:2014届惠州三模作文导写及范文点评(最新)

2014届惠州三模作文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阳西县

4、宽容战争与罪恶,可换取国与国之间更好地发展。(宽容的对象错)

5、宽容社会的不公,以换取社会的和谐发展。(宽容的对象错)

6、学会宽容自己,让我们走的更远。(一般不说宽容“自己”)

7、①构建美丽的花朵,我应该选择用尊重之心去学会宽容。

②构建美丽的花朵,我应该选择用慈善之心去学会宽容。

③构建美丽的花朵,我应该选择用艰苦之心去学会宽容。

【文章套作明显,主体内容都去论述“尊重”“慈善”“艰苦”去了。】

(二)好的分论点:

天空更宽阔是人的胸怀。”的确,在为人处世上,我们要学会宽容,让宽容之花的芳香飘满人间。(陈玉婷《让宽容之花灿烂绽放》)

(三)优秀段落:

段1:以宽待人,能让我们获得别人的尊重。当韩信达官显贵时,面对曾经侮辱自己的人时,韩信没有以自己的权势报复他,反而给那人安排了一个官职,这是何等的宽容呀。也因此,韩信深受时人的尊重,赢得了威望。面对廉颇无理取闹的羞辱,蔺相如没有耿耿于怀,也没有与廉颇一争高下,因而才使得齐国强盛不衰,才有了将相和的美谈,才使得蔺相如深受齐国人的尊重,也使得蔺相如以宽待人、顾全大局的形象在后代人心中熠熠生辉。正因为韩信、蔺相如以宽待人,方使得他们赢得了后人的尊重。(陶丽珊)

段2:懂得宽容可以使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避免争吵。海峡两岸最受人欢迎的诗人余光中曾经与文坛独侠李敖交情甚深,但因为某种原因,两人友谊破裂不堪。事后,李敖在媒体面前大骂余光中,言辞伤人,但余光中却一笑了之,毫无怒气,也无骂声,始终以宽容之心对待李敖。无独有偶,温家宝曾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被一名极端分子将鞋子扔上台,那时,那位慈祥的老人没有发怒,而是淡然微笑,对那位学生极其宽容。细想,为什么他们都能做到宽容待人?浪漫派诗人三毛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亩田地,种花种草种春风。”我想,在他们心中那亩田地,一定是早就种上了宽容的种子,并且发芽长大。他们心中的宽容之花一定绽放着美丽,永不褪色。因此,让我们也在自己心田种上宽容的种子吧,难道不好吗?(陈玉婷《《让宽容之花灿烂绽放》)

五、优秀范文:

《选择宽容,拥抱幸福》

宽容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滋润跋涉者的心田;

宽容是寒冬里的一束火焰,温暖受冻者的身心;

宽容是夏日中的一阵清风,驱除炎热人的烦躁。

西方一位哲人说:“宽容是世间最大的美德。”是的,人行走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我们难免会遭受不幸与误解,而唯有以宽容待之,我们方能拥抱幸福。

选择宽容是一种智慧之行。伫立这个繁杂纷扰的现代社会,面对日益增强的竞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的误解,此时抱怨与仇恨都会错伤自己,唯有选择宽容,利己利人。刘德华以演员的身份出道,当他发行自己的专辑以开拓自己新事业的时候,饱受争议,一家电台老板甚至毫不客气地批判刘德华“他根本不会唱歌。”面对别人的指责与中伤,刘德华没有抱怨,而是选择宽容对待,每次他开演唱会他都会给那位老板送门票,他以宽容对待别人的批评,甚至以此为动力鞭策自己,终成天王巨星,不能不说是智慧之行。

选择宽容,需要博大的胸襟。面对别人的过失,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如何能毫无芥蒂,宽容化之,这无疑需要博大的胸襟。这让我想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面对屡挑自己毛病,甚至批评自己的魏征,他丝毫没有估计自己的天子之威,而是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地对待他,

惜心听取他的谏言,终成“贞观之治”的千古佳话。而反观当下呢,主雇矛盾,婆媳矛盾层出不穷,前有马加爵杀人事件,后有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同学,舍友之间斤斤计较,不懂宽容,为区区小事而酿成大错,不能不让人痛心。

选择宽容,拥抱幸福。生活中人们总抱怨自己过得不幸福,而这常常源于他们对生活过于计较。是的仇恨只会让仇恨扩大,并不能解决问题。正如曼德拉之言,唯有将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才能真正走出监狱。“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亦是如此,面对“文革”时期被关“牛棚”屈辱,他以宽容以待,以至于拥抱祥和幸福的晚年。试想,若季老死揪着这事不放,抑郁处世,那么他还会有那么幸福美满的晚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大海之所以宽广是因为它宽容了无数涓涓溪流;天空之所以无垠是因为它宽容了万千的白云朵朵;森林之所以郁葱是因为它宽容了许多树木。选择宽容吧,用宽容化解痛苦与怨恨,我们才能拥抱幸福。(得分:48分韩婉彤)

《学会宽容》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他人的过错,我们要学会宽容,给予别人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正如曼德拉一样,面对痛苦与怨恨,他学会了用宽容之心来对待。诚然,学会宽容,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建立美丽和平的世界。

宽容是一种美德,凸现一个人非凡的心灵魅力。在剑桥大学开演讲会时,温家宝总理曾遭受某学生扔鞋。正当校方对该事件严惩时,温家宝总理劝校方对此给予宽容。温家宝的宽容感化了该生的鲁莽,也让我们学会了以宽容之心待人待事。温家宝总理这种宽容的美德,凸现了他非凡的心灵魅力。温总理这样的伟大领导人物都会以宽容之心待人,那么我们岂不是更需要学会宽容吗?展示你的宽容美德,凸现你的心灵魅力吧!

学会宽容,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面对他人之过而给予宽容,你收获的将是一个朋友而不是敌人。众所周知,在的“艳照门”事件中,面对张柏芝的种种过错,他的丈夫谢霆锋选择了宽容。正是因为谢霆锋的宽容,他们的家庭才能持续幸福美好。明星如此,我们的百姓亦如此。当今社会上,多少人面对别人的过错,都能给予宽容之心对待。因为他们懂得,学会宽容,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的社会,何乐而不为呢?只要我们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然而,并非面对任何过错,我们都要学会宽容,宽容只适用于不触及法律、不侵犯道德底线的情况。面对日本购岛事件的猖狂,我们怎能给予宽容呢?面对不法分子的抢、砸、打、烧行为,我们怎能给予宽容呢?面对印度某些“黑面包车”对印度少女的轮奸事件等,我们又怎能给予宽容呢?这些事件,我们不能宽容。我们要狠狠地谴责,呼吁法律对它的惩罚。然而,面对生活小事,我们则要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化小事为了,这样社会才能更和谐,世界才能更美好。

宽容是一滴甘露,滋润犯错者的心灵,给予他心灵的重生;宽容是一缕花香,传播心灵的魅力,让世界充满爱的芳香。学会以宽容之心待人待事,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所

以,让我们学会宽容吧!(得分:48分刘秋桃)

【阳西县

篇二:做一棵树禹海洋(优秀作文)

做一棵树

既然选择了去成长,就不要在乎那些许的风雨。像一棵树一样的活着,才能写下我们美丽的人生。

树是有活力的。每当鸟儿停留在树枝头歌唱时,树总是欢快的听着;每当微风拂过,树又会跳起舞来,那婀娜的舞姿令人着迷。如今的我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稍带着孩童时的顽皮,又展现出青年人拼搏的勇气。我们要怀着一颗乐观豁达、拼搏奋进的心去探索生活,我们要利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奋进。

就像比尔盖茨,他在十七岁时设计并出售了自己的

毅力。

树是坚强的。面对暴风雨来袭,它的根基始终不动它只不过是摇摇头罢了;面对洪水的冲刷,它坚强的挺立着;面对大雪的压迫,它只不过抖抖枝干。我们也要学会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当各种挫折向我们压来时,咬紧牙关挺住,就能成功。

总有人在抱怨自己命太苦,总有人在埋怨世界的不公。当你在埋怨的时候,你想一想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他就是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一个半身瘫痪的人他正在改变着世界,因为他坚强,因为他坚信自己可以做到。

所以,我们要像树一样坚强。

生活中总是存在很多阻碍我们前行的绊脚石,我们要学会担当,学会负责任。我们还要怀揣梦想。

奥斯汀曾经说:“我觉得人生最美丽的时刻就是能够站在人生的尽头说一句:梦想原来是真的。”我们要向着梦想前进。

向着梦想前进,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树一样的人,有树的活力,像树一样坚强,这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得壮实了,梦想离我们不远了。

篇三:新话题作文3篇范文及点评(附怎样对付独词式作文题)

“新”话题作文3篇范文及点评(附怎样对付“独词式”作文题)

全省许多学校组织了2007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的考试。语文作文的题目是这样的:以“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

这是一个独词式作文。所谓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2003年上海卷“杂”、北京卷“转折”,2004年上海卷“忙”、北京卷“包容”,2005年江西卷“脸”、广东卷“纪念”,2006年辽宁卷“肩膀”、天津卷“愿景”、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

这里,老师将结合这次考试中的优秀作文,谈谈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

首先我们从审题的角度来谈。

独词式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必须经过一个审题关。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是独词,已经限定的写作范围,就没有审题的必要了。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

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审读这些词语,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濒于,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是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是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我们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个词语的比喻义,抽象义。如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是抽象的,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

如这次石检二的“新”。这是个形容词,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联想到人之新,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归纳起来,对于独词式的作文,审题可以采用的方法不外是如下几点:①审读词语含义②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法③大题小做作、小题大作法。审好了题,我们就要确定文体。一般来说,独词式作文的体裁选择比较宽,可以是讲一个道理,写成规范的议论文;可以是抒一段情,写成散文;可以是记述一件事,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写成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性强的文章。

如“新”,我们可以写成对新生事物的理性的思考,也可以讴歌一切新的景象、新的气息,还可以讲述有关“新”的故事。如下面的例文。

确定了主题和文体,我们就要着手选材。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下面的例文。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篇学生优秀作文逐一分析。

例文一:

时间最令人心疼的是瓷器和女人,瓷器易碎,而女人如花,朵朵叹息??

——题记

何谓新?新就是不同以往。新希望,新思想,新信仰,新生活,这一连串的新串起了一袭袭女人的身影。

孤漠落日长烟

文成公主远行的身影,渐渐消散在风起云落的唐朝,含泪回望,心已决然。她带着唐朝的希望离去,离开繁华昌盛的长安,步入那满是荒凉的高原。种子、耕具、丝绸,她给古老的藏民带去新的希望。

关山沙场十年。

木兰披一身战甲,持一柄长剑,,跨一匹骏马,在男儿的沙场上留下几丈豪情,几缕伤感,几滴泪水。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凤必居龙下,我花木兰就是要冲破这条千年来不变的枷锁。新的思想迸发出耀眼的火光。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徽因啊徽因,为何你这般柔弱又这般坚毅?为何你愿“坐一条孤寂的船,自己拉纤?”为何在北京古城墙下留下你那么多奔忙的身影?因为信仰,它是你生命的支柱。也许世人不解那一处处古墙有何价值,你却坚定保存它,这是你新的信仰。

不死鸟飞远了吗?

三毛,现代流浪生活的象征。“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光彩绚丽变幻与漂流都是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正是这样,她将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状,她将对生命的尊重燃烧得多姿多彩,她将对流浪的奇异艰辛锻造的悲怆且浪漫,她将对荷西刻骨铭心的爱推向极致。三毛,将一种全新的生活留给世人。

新,如晓风牵出的残月,静静挥洒着幽幽的清辉。

新,如江水,久久舐着那不肯皈依的灵魂。

新,如春雨,汇出一股清流洗涤污浊的土地。

黎明咬破夜的唇,一抹艳阳将血色留于天际。———又是新的一天。

教师点评:

读这篇文章,犹如春风拂面,清新之气迎面而来。作者平日的积淀,文学的素养在这篇短文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这篇文章在考场上完成,是很见功底的。

清新之一:构思之新。作者用“新”这一线索串起了历史上几个不同类型的女性。从新希望、新思想、新信仰、新生活的角度多方面阐释了“新”的含义。

清新之二:选材之新。作者选取了四个女性,有的是历史人物,如文成公主;有的是现实人物,如林徽因、三毛;有的是文学形象,如花木兰。这些迥异于一般同学的选材,为实的这篇文章一枝独秀。

清新之三:语言之新。作者在文中多次出现语言亮点。如直接引用的话语,引用林徽因和三毛的话,如选用恰切的动词,如“黎明咬破夜的唇,”中“咬”的使用,把黎明和夜都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日出的可爱;如“木兰披一身战甲,持一柄长剑,,跨一匹骏马,在男儿的沙场上留下几丈豪情,几缕伤感,几滴泪水。”几个动词接连使用把木兰的飒爽英姿表现出来。

启示:在现阶段,多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要学会巧妙的利用材料,甚至可以只准备几个新颖的材料,无论在什么主题的文章中都可以巧妙的利用上。

例文二:

新,总与旧相对。新生事物的出现从感情上总给人以震撼。然而究竟这“新”是“新的真理”,还是“新的谬误”,仅就其“不同以往”或“与众不同”是无法判断的。因此,我说:我们应该辩证的来看“新”,它不是一出现就带着神的光环,也不是一落地就踏出了魔鬼的脚印。究竟新生事物是否存在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因形势而生,是否适应形势。

商鞅,太史公笔下的小人,却在秦国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正是他的变法,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使秦国由偏居一隅的小国变成了雄霸一方、敢与天下争锋的强国。他的鼓励耕种,盈充了人们的粮仓;他的不断征战,扩大了人民的土地。如此反复,终成一霸。商鞅变法,“新”得合理,“新”的伟大!

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不安和连年征战,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八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创新的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将中国经济逐渐送入正轨。他创新地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的、漂亮的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邓小平二十年的耕耘创新,“新”得精彩,“新”得伟大。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新”的谬误也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王安石变法就是这样。才华横溢却蛰居了二十余年的王安石在神宗时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居宰相之职,行变法之事。然而面对新法祸害人民的不争事实,王安石没有致力于改变新法以适应形势,却利用宰相之权,排挤司马光、范缜、苏东坡等忠良之臣,进而启用阿谀他的小人,在错误的道

所以,大至治国,小至持家,创新应得到鼓励,但应经过深思熟虑,“新”得切合实际,适应形势,才能“新”出一片灿烂!

教师点评:

本文辩证思维运用得当。作者理性的思考了新事物的两面性。得出一个辩证的结论:创新应得到鼓励,但应经过深思熟虑,“新”得切合实际,适应形势,才能“新”出一片灿烂!全文所举例子不多,但却很精彩。全文共举了三个例子,三个例子都是政治家。正面论证时所列举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古代忠于国君的商鞅,一个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当代政治家邓小平。两个例子相互映衬,勾连古今,表达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褒奖之意。反面的例子作者选用了被列宁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这是非常新的角度。人们用王安石的例子,一般都是褒奖。而作者却独具慧眼,发掘出了这一陈旧材料的新意———变法过程中的失误来论证新事物应符合客观实际这一观点。文章的结构是典范的议论文三段论式的结构———开头亮明观点,中间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观点,最后做一个总结。

启示:①写议论文一定要注意运用辩证方法,辩证思维在议论文中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审题中能把话题的辩证性审出来,那么,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

②例子应力求新颖,这里新颖的含义有二:一是所选的例子与大家的不同,二是所选的例子和大家相同,但角度不同。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在积累例证是,应力求积累得全面、细致。

例文三:

我们用爆竹声声、欢歌笑语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欢快的舞蹈迎接新芽爆青;我们怀着期待和感动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新”带给生活鲜亮的色彩,赋予生命无穷的活力;“新”是我们生命中的动力和希望的源泉。

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催化了欧洲繁荣发展的进程;蒸汽机的改进牵引着英国的列车领先于世界;电的发明和使用,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计算机的普及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尽情驰骋。

没有“新”,人类便迈不开科技进步的脚步。同样,没有“新”,人类在社会也不会有高

度的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在不断更新中发展并且辉煌。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新思想的“泛滥”拥着中国来到大一统时代;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理念颠覆了封建统治;有时新的思想———马列主义,为几千年背负三座大山的劳苦大众谋得了幸福。

所以,没有“新”思想就不会有中国的前进;没有“新”思想就不会有人们的解放和自由。

其实,不止人类社会需要“新”,大自然中同样充满了“新”的景象和气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盈满“新”的羞涩和生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带给人们喜悦和希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人感到清新、滋润;“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带给人们的是深刻的“新”的景象和无限的遐想和思考。还有腐病或水中荡漾着的“新”,绿树青草间翠绿着的“新”,花丛中灿烂着的“新”,蜜蜂彩蝶飞舞时勤奋着的“新”。

“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人们创造生活,提升自己,让人们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和一颗积极、热情、热爱生活的心。“新”让黑暗不再漫长,让落日不再忧伤,让天空不再惧怕风雨,因为风雨过后彩虹会让天空焕然一新。

让我们去追寻“新”的脚步吧,发现“新”,欣赏“新”,创造“新”,用“新”的馈赠勾勒出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是

压死人”之类的话,不就是落后封建思想的体现吗?要论“中国特色”,“官本位”倒可首先入选。那种见到上级就点头哈腰,唯恐跪之不及的人实在是见得多了。

人的膝盖可以如此松软,其灵魂必定猥琐,其人也一定是一个站不正立不直的软骨头。或许汲汲于名利的跳梁小丑可以奴颜婢膝,而一个民族若也是如此岂不呜呼哀哉?

读中国的历史并不总是一味让人扼腕叹息,当顾宪成傲然屹立解去印绶,东林党人义愤填膺抨击专制的时候,当梁漱溟从容面对红卫兵“打砸抢”,笔耕不辍的时候,我们也可看到几个“站立”着的中国人形象。

若是违背皇帝老儿的意思,多得招致杀头之罪,可偏偏顾宪成敢于“披龙鳞,逆圣听”,更可贵的是,他不但要自己站得直,而且敢于组织力量和腐败的政权斗,敢于向专制向权威说“不”。现代的梁漱溟同样是灵魂屹立,危言危行,直立不屈地穿过那不堪的岁月。“又红又专”的红卫兵们蜂拥闯进梁漱溟家中,砸古玩器物,烧毁其手札和珍贵书籍。院子里烧了几天,既而又拉他游街。面对这样的凌辱,他没有屈服。他说:“什么都可以夺掉,但是这个?志?却没法夺掉!”这个“志”就是昂首挺立,笑对一切牛鬼蛇神的大志!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要“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也就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很多中国人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灵魂独立的特质。我相信,只有特立独行,才可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存一点浩然气,领千里快哉风,大丈夫与其跪着生,何如站着死?词语型话题作文“视野”

审题立意与构思示范

http://2008-1-2814:57:57

词语型话题作文“视野”审题立意与构思示范

山东高密康成中学刘骞

以“视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本话题比较宽泛,且时代性很强。审题时,应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一、可采用组词造句法。如“拓宽心灵的视野”,“视野决定境界”等。二、从“视野”这个词语的本义出发,进行引申分析立意。“视野”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或眼界,由此可理解它的引申义,“视野”可以是一种见识,一种阅历,一种智慧,它的比喻义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志向、目标等,由此,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要开阔视野,开阔视野有什么作用这个角度立意,可有以下题目:“开阔视野,铸就辉煌”,“开拓视野,收获人生”,“开阔视野,发展自我”等。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可采用以下结构方式:

1、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结构,可从视野开阔的好外与不开阔的弊端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2、采用并列分论点论证结构,从开阔视野的作用这个角度展开分析,如视野决定人生的舞台,视野决定人生的目标,视野决定人生的境界等。其次,从怎样开阔人生的视野这个角度展开分析,如开阔视野,需要有谦虚的品质,需要有独到的眼光,需要有长远的眼光,需要有远大的志向,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需要摒弃小我、奉献爱心等。

3、采用递进式结构。一是采用横向联想式结构,由物、自然界中事例联系到人,再联系社会现实,由点及面,由浅入深进行构思;二是从什么是视野,为什么要开拓视野,怎样开拓视野进行层进式论证;三是采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告别九年级——话题作文评讲教学

告别九年级——话题习作评讲教学

【文/静水流深】

品味·分享·提高

——话题作文评讲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掌握习作的思维过程(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布局谋篇和表达等),并在写作实际中运用;

2、品味离别,分享美文,感悟同学情、师生情;

3、通过评讲作文,针对性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明确、掌握习作的思维过程,并在写作实际中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印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上次写作指导和习作要求:

“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即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辅以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抒情。

我们上次作文训练的话题是——“告别九年级”。

三、评讲习作:

(一)优秀作品学生名单

(20人名单略)

(二)审题、立意——拟题,好文一半题

1、一个好的题目,好像一双明慧的眼睛,往往最先抓住读者的眼神,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文章拟题的具体方法:巧用词语、妙用术语、借名拟题、反向拟题、妙用修辞、妙用歌词、巧用符号、巧用并列等。

本次习作学生拟的好题如下:

《分手假期》、《那一年,会别》、《带着回忆转身“再见”》、《告别今天,相约明天》、《告别青春》、《告别初中,那些美好的回忆》、《再见,我的中学》、《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告别??吗?》、《离别小札》、《不送啦,九年级》、《你若离去,后悔无期》、《再见,那些青葱岁月》、《那些年的那些事》、《记忆的印迹》??

话题习作拟题最忌讳的是用话题作为文章的题目。

2、“文以意为主”。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中心,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抒发的情感,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要确定好。

(三)选材、组材——围绕中心,有详有略有创意

1、大多数同学选择初中生活的人和事来表达对师生情、生生情的恋恋不舍。

2

、尹杰欣《岁月如歌》用小小说的形式,截取生活的画面,表达对告别九年级的理解。虚

构小说主人公离譞,叙述真实的学生生活,即真实的虚构。

3、韩子玉(《不送啦,九年级》)、徐志东(《把握现在的幸福》):反其道而行之,选材独辟蹊径,表达出告别是一种解脱(可以不去补课了);离别是另一种幸福(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逢)。

4、李洪武《今朝一别,来日再见》组织材料的详与略。(例文简析)

5、姚银玥(忘了拟题),选择先前和现在的生活运用对比的方式叙述,表达对告别九年级的变化和成长的理解。

6、段金铭《告别初中,那些美好的回忆》,用三首歌词引出叙述的内容,引用恰当自然。(例文简析)

7、选材、组材病例:

某同学:《回忆青春》只是叙述一件事情(焦响和刘赟因违纪被班主任罚抄写一事)。结尾这样写道,“离开了刘赟大哥,但是这份情谊我们永远记得”。全文只写了这一件事,如此选材就题目本身而言,是以偏概全了。

某同学:《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只叙写了英语老师的一次带病上课的经过。(病因同上)

(四)表达——引文典雅通俗、修辞生动形象

巴金《我和文学》:“我正是因为不善于讲话,有感情表达不出来,才求助于纸笔,用小说的情景发泄自己的爱和恨,从读者变成了作家。”

1、引用古诗句

关于引用:在3月17日,

永不忘怀的记忆。——潘晓晨

④漫步在城西湖畔,那些珍藏在心中的花儿还在脑海飘荡,那些灿烂的笑脸还在绽放,银铃般的欢笑还在回荡??可似乎,离别已就在不远的前方。初三的日子似流沙,我尽力握住它的美丽,握住我心中的美好,可它却还是会在最后那刻流逝得无影无踪。——汪菲

⑤岁月如歌,曾经的岁月编织成了一首首欢乐忧伤的歌曲。它记录着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少叛逆的轻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三年时光悄悄过去,而今别离在即,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朱艳枝

⑥我们相识在三年前,告别在三年后,那时光的画笔在三年的时间里为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富有特色的告别礼服。——邹懿桐

⑦在这九年中,我们如鸟儿在天空找寻自己的梦想;如鱼儿在水中游去探索未知的海洋;如种子在泥土中生成吸收大地的营养。于是,我们学会了礼貌,学会了诚信,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奋斗。——周静

⑧那些年,一些名为青春的潮水淹没了我们。待潮水退去时,浑身湿透的我们坐在沙滩上,潮水冲刷了足迹,海浪卷走了时光。——刘安然

3、以记叙为主辅以多种表达方式(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五)美文欣赏、评讲——品味离别的滋味,感悟诚挚的感情

1、邹懿桐作品《告别??吗?》

2、韩子玉作品《不送了,九年级》

3、牛家晨作品《这一年,会别》

4、汪菲作品《不得不道再见》

5、史晓诗作品《离别小札》

(六)亮点和细节

著名语文教育家何永康教授说:“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实质上“太阳”、“月亮”、“星星”、“萤火虫”,就是光辉,即亮点。

一篇文章要想让人人都满意,无可挑剔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我们的文章里,有亮点,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题目、结构、文体、卷面等等??让读者眼前一亮,心里为之一动,这也许就能让我们的作文与众不同、克敌制胜。

所谓亮点就是:尹杰欣同学的工整的书写;是韩子玉、徐志东同学独辟蹊径的选材,也是邹懿桐同学的“告而非别”;是周静、张彬彬同学排比、对仗的句式表达;是吴欣露、史晓诗、李文烨、刘安然同学文章古诗词句的引用;是李洪武组织材料详与略的取舍;是邓胜男、白阳、戴晓禾的好文一半题的拟题;是牛家晨同学熬夜写下的洋洋洒洒、字体隽秀的小长篇??三个细节:

1、书写、卷面及修改液的使用。

2、病句和错别字

①三年前,我们还是一个心理未成熟,对世界不够了解。

②刚进班,我一个朋友也没有,后来我慢慢地认识到了你,但是我们的友情也持续了三年。

③初中、一分一毫、时光匆匆、旋律、点滴等。

3、照抄题目给的提示性语句,或直接大段的引用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文章的语段。

四、课堂小结:

每一次评改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收获,相信大家今天又收获了很多。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在众多的习作中脱颖而出,就得仔细审题,认真构思,精心选材,锤炼语言,使之或清丽朴素、或明朗含蓄、或机智幽默、或情趣盎然??当然,要想写好文章还应多读书积累,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五、布置作业:

“文章不厌百回改”,同学们课下再根据同学对你作文的评改建议,结合本节课的收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改,自我完善,然后交给老师。

送首歌曲给大家,汪峰《我要飞得更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预祝同学们中考取得好成绩。

附件一【教学反思】

公开课教学反思

接到组长的安排后,就在思考上什么课。九年级的新课基本都快结束了,剩下的几篇课文不是戏剧就是一些所谓不太重要的篇目,不好选。也想过借班上课,不过马上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考虑到是否伤害本班学生感情。正好刚刚布置了一篇“告别九年级”的话题作文,于是就决定上一堂习作评讲课吧。

之前也进行了一节课的习作指导,切入点是“让作文多一点抒情性的语言”,即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辅以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在记叙、描写和议论中抒情。可是学生大多在写作中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习作评讲课,我以前没有听过同类型的课,但我一直在做这样的评讲课,而且坚持了两年半。每次习作都是先指导(针对习作的某一知识点指导,如怎么审题,怎么立意,怎么选材组材等),然后全方位点评,不同的是每次都得用两节课才能完成评讲。

既然是公开课,就想把它上好些。教学设计想搜集一些资料来参考,但是没有找到,于是,干脆就自己来吧。

首先是要批阅习作,并做大量的批阅记录,这是我教学设计的原材料。其次就是课堂定位,基于赏识教育理念,基于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理念,教学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是学生的发展,即便一节课中不能体现多少,但是日积月累应该是会有效果的。当然,语文课不仅是“成人”的思品教育,一节作文课也不可能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组材、表达都能学得会,至少也可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三,即“通过评讲作文,针对性的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让孩子们各就各位,对号入座。且运用学生习作相关方面的优秀例子,更有激励性,无论是做得好的还是做得不够的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可谓双赢。

可能,一节课45分钟,评价习作的各各方面,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一个突出的重点那就是一节失败的课。所以,我将“品味句子”和“分享美文”作为重点,特别是后者。不难看出,课堂上,学生们都红着小脸(老师们在评课中也提及到了),他们分明是被佳句生动形象的表达所吸引,被美文中流淌的真实情感所打动。说真的,在读牛家晨同学的文章时,我也很激动,也许是自己的学生,就更有点自作多情了吧O(∩_∩)O,甚至都不敢去看学生。我想,作为课堂,老师就应该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以期达到共鸣,给课堂来个小高潮。

教学设计中还有一个问题我没有解决好,那就是环节三习作讲评后几个标题破折号后的解释性句子,原先我想找几个古诗词句来形象的表达,可才疏学浅,搜肠刮肚也没找出来,且共有六个(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赏析等)小标题,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凑不齐了,干脆就捡几个重点的解释了一下。不过对“选材组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和“表达(表情达意,酣畅淋漓)”的理解还是有失偏颇,应该为“围绕中心,有详有略有创意”及“引文典雅通俗、修辞生动形象。”

至于课堂声音的单调,这也是我课前所考虑到的,但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且当前课改大潮最忌讳的就是一言堂,对于同事的点评,我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有待和大家共

同商榷、解决。

也就在这节课刚结束,班长白阳(就是韩学生文章写到的“白阳自始至终的霸气”的那位)递给我一个小小的千纸鹤。起初我也没在意,晚上我把它拆开来一看,原来是她写给我的一个小纸条,内容如下:Ylaoshi,您好!曾经有个小女孩给于丹老师写过一个小纸条:“每个小孩子都是天上的天使,因为翅膀断了,落到地上当孩子。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记得天空和飞翔。来到大人的世界,只要大人不训斥他们的鲁莽和荒唐,鼓励他们,为他们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焐铣岚颍扛龊⒆佣伎梢灾匦略僮鲆换靥焓狗上琛D憔褪且桓瞿芪焓狗旎爻岚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希望老师您也是一位能为天使缝回翅膀的人,让下一届学弟学妹离开时还记得天空和飞翔。

本节课共表扬学生有40多人(全班62人)。

附件二【QQ群教研同行点评】

高老师(447863291)16:34:14

本学期的

下页余下全文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