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对《送东阳马生序》的赏析300至500字,不是全文,注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3 05:12:55

求对《送东阳马生序》的赏析
300至500字,不是全文,注意!

《送东阳马生序》讲析(节选)(吴功正)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在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习的勤奋态度.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刻苦.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习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周溶泉、徐应佩)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后因长孙宋慎与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牵连而被贬四川茂州,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终年七十二.正统中,追谥文宪.
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登峰造极.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当今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日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而后文随之”;强调“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因而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示“嗜学,家贫”的主客观情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愿望,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克服.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污损,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使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求教,不辞劳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未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却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遇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外出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气候,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对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寄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光鲜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纨绔子弟为对比,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如此,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观点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习条件优裕而懈怠,回应上文,又明揭意图.作者仍然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对比.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习,有“冻馁之患”、“奔走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条件的优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对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础上其理颖然而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乡人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长信为进见礼,言和色夷,是个流辈称其贤的“善学者”,因而才诚恳地以“为学之难以告之”.由于文中是以个人的经历和体会为例证的,因而要申说一下无“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骄矜之意,写向人请教,说“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称自己“今虽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预”、“缀”、“谬称”等谦让之辞,纯然是长者之风,学者之范.
作者勖勉后生马君则,语重心长,寓理于事,其事一为己事,一为人事.叙己事,娓娓动听;述人事,头头是道.以己事与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为太学生事,马生系太学生中之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太学生,是个“用心於学甚劳”的“善学者”,因而具有劝勉的基础,否则也不必如此谆谆告诫.这篇劝学篇,因为作者现身说法和严密对比,事繁而不芜.语简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仅学识丰赡,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经验富足,马生原是个用心于学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作者又为何还要如此教诲?作者不说太学使人养尊处优,不求上进,而讲条件优越,要充分运用.这是因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宝座后一直妒贤嫉能、杀戮功臣,以巩固其统治.他的亲信谋士、开国功臣刘基就死于朱元璋的阴谋,开国元勋徐达、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中丞涂节、吏部尚书詹徽、开国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种借口而杀害.宋濂可谓知时识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还乡,退居林泉.他这次“朝京师”,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对他加以赞颂,他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赠序中不讲为国为民之类的涉嫌的话,而讲万年百处可说的读书问题.谈读书,还不忘赞扬一下太学,对皇帝主办的学校条件说了一番好话.从这里可见宋濂不仅饱有学识,而且老于世故.宋濂虽然如此小心谨慎,可是后来他的孙子与一案有牵,也株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