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政策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3:40:27

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政策来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制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对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给予必要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的外汇和融资支持力度,提供对外投资便利和优质服务.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利益,不仅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是树立国际信用、开展国际合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同时,要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正当的限制,阻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起草和制定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为高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跨境资金运作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外汇政策环境.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自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继续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有利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资金,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支持农村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支持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军口科研机构承担民用科技任务;国防研究开发工作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扩大军品采购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的范围.改革相关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非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平等参与军事装备科研和生产的竞争.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立适应国防科研和军民两用科研活动特点的新机制.统筹部署和协调军民基础研究,加强军民高技术研究开发力量的集成,建立军民有效互动的协作机制,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协调,促进军民科技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内地与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
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建立培训制度,提高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持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在我国设立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或办事机构.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农民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必须审时度势,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结合国家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国家继续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建设投资中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总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