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边疆:文章前三节分别介绍了海冰的哪些特点?三道阅读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2:41:15

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边疆:文章前三节分别介绍了海冰的哪些特点?三道阅读题

第一节介绍海冰主要是指直接由海水冰冻而成的海水;第二节介绍海冰的抗压强度;第三节介绍海冰的凝固点较淡水低得多.

1.文章前三节分别介绍了海冰的哪些特点?
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据.1971年冬位于我国渤海湾的新“海二井”平台上观测结果计算出,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2)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

全部展开

1.文章前三节分别介绍了海冰的哪些特点?
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据.1971年冬位于我国渤海湾的新“海二井”平台上观测结果计算出,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
(2)当冻结在海上建筑物的海冰,受潮汐升降引起的竖向力,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基础的破坏
3.结合上下文,谈谈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海冰灾害的感想。(8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分别介绍了海水成分与盐度、抗压强度、冰点三方面的特点。
2、(1)“据……观测”,说明了“一块6公里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这组数据的来源,体现了说明内容的科学性。
(2)“往往”表示时常发生,说明海上建筑物基础受海冰破坏只是一种常见现象,并不排除例外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 通过1969年渤海湾海冰对我国两个石油平台的危害的一组详实数据,具体说明了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的危害程度。
4、 如:当今地球气候反常、海冰危害频发。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海冰灾害的研究,尽快找到减轻海冰灾害途径,另一方面要呼吁全社会节能减排,崇尚绿色生活,保护地球家园。

收起

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边疆:文章前三节分别介绍了海冰的哪些特点?三道阅读题 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边疆阅读答案 穆旦写的《理想》1.折磨”.“邪恶”两个词在最后一节中怎么解释?2.试分别概括前三节的内容.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最后的边疆 <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地球上最后的生物中会有人类吗? 理想 其一 穆旦 诗的前三节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三节与最后一节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穆旦(其一) 诗的前三节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三节与最后一节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人类在地球上居住的可能性 人类的进化是不是在地球上? 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时间 秋天的怀念中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人类怎么在地球上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之文章结尾指出:“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 人类能在地球上活多久阅读答案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 乡愁的前三节抒发了什么,最后一节抒发了什么?⊙ o ⊙ 理想 穆旦 仿照诗的前三节再写一节 还有一题,如何理解诗的最后一节?邪恶 折磨两个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人类只能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只有地球的环境适合人类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