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累”话题的名言警句俗语好句好段急!加分50600·8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8:19:55

关于“积累”话题的名言警句俗语好句好段
急!加分50
600·800

积累的名言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名言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华罗庚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 ——贾兰坡
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事例:
1、锦囊出珍品
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搜集素材,他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一天下来回到家中,将锦囊中积累的纸条拿出,在灯下选择整理,将有用的纸条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写作用.
2、陶瓷积累知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的贴着标签,整齐的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把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门类放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可以写作时,便函将陶罐倒空,将资料整理成文.
3、日积月累终成伟业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自已看过的书竟达1.6万多册.他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49种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
4、“厚积”者的楷模
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没有那一叠厚厚的审讯记录,如何写出那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语言;李贺如果没有那个装诗的锦囊,怎能写出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姚雪垠如果没有那万张专题卡片,就不会有今天的长篇小说《李自成》.

天才在于积累
  当今,有一位叫摩西的外国老奶奶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注目,说来有趣,摩西奶奶可谓大器晚成,干了一辈子庄稼活,她在73岁时扭伤了脚,不能再下地干活,她75岁开始学绘画,80岁举办了个人的首次画展……于是,人们在赞叹摩西奶奶和她晚年取得的惊人艺术成就的同时,称这种现象为“摩西奶奶效应”.
 无独有偶,墨西哥的老翁蒙图伊在86岁时获得了政治学学士学位,此前,他已拥有工程学和经济学两个学士学位.老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希望能给后辈做出榜样.蒙图伊出身贫寒,现有10个子女,他计划继续自己的学业,取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他这样告诉众人:“我一切向前看.”
  摩西奶奶也好,好学老翁蒙图伊也罢,无不给人这样的启示: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
  一个人的成才与事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凭与学历,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学习与锲而不舍的奋斗.一位香港著名实业家原本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历经坎坷与磨难,靠的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向上向善,终成为亚洲首富,名列美国《财富》排行榜;齐白石没机会上学,从牧牛砍柴到学做木匠,再到痴迷艺术,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不断学习,从不让一日闲过,终成为一代绘画大师,名扬海内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人的一生充满机遇和变化,不可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定不变.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折旧”不断加快和国内外综合力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成就学习化人生,才不会落伍,才不会被时代淘汰.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与时俱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驾驭自己的人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学习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且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今,全世界正在发生着一场新的革命: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学习化.学习化社会的特点是:全员学习、共同学习、终身学习、学会学习;人人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习生存和发展,社会也正朝着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的愿望的方向努力.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一息尚存,学习不止,奋斗不息,成就学习化人生!

再小的爱好也怕坚持
李咏主持电视节目《咏乐汇》,采访了许多成功人士.在节目临近结束时,他习惯问这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我们发现,他们回答最多的答案是两个字“坚持”.
这种回答确实很老套,但“坚持”的确是成功的最大秘诀之一.
最近,美国媒体评出了“全美最牛的读者”,获得者竟是62岁的肯尼斯·兹莫曼.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如你我的读者,但坚持让他的名字和名流政要一起出现在《时代》《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上.
因为22年来边读边写的坚持,肯尼斯·兹莫曼创造了一种奇迹.
他喜欢对所阅读到的新闻和其它文章发表个人看法,但他不是评论家和作家,他能够撰写下来的只是类似读者来信读者意见之类的文字,常常只有几百字——有许多读者会因为担心自己表达能力欠佳、学力不逮和身份不够而不愿撰写这样的文字.但这种“豆腐块”式的写作,肯尼斯·兹莫曼始终干得津津有味,“流连忘返”.他爱好给报刊提意见,为新闻报道中的大人物、大事件发表个人观点,有时候是支持,有时候是反对,而有时候只是纯粹想开个玩笑.
这么多年来,肯尼斯·兹莫曼像大作家一般笔耕不辍,总共给美国各大报刊撰写了38000封信,其中1700多封发表在75种报刊上.涓涓细流汇成了一条可观的河流,再也没有人会嘲笑肯尼斯·兹莫曼.
有人会猜想,肯尼斯·兹莫曼这样坚持可能是为了稿酬吧?其实,他的不少公开发表的“豆腐块”文章没有任何稿酬.他坚持撰写这样的小东西只是自己真的爱好写写画画而已;另外,他相信,再短小的文字也会引起蝴蝶效应,并且可能改变历史.
如果有一天我的经历被拍成电影,我会告诉大家,任何一个爱好都有它的价值,只要我们真的享受它,自得其乐.但重要的是,要想在你的生命中做成点儿什么,你必须有所坚持,不能放弃.”肯尼斯·兹莫曼说.
坚持,不放弃,这是肯尼斯·兹莫曼的成功秘诀,也是无数“普通人”的成功所在.也许我们一生都难以拥有伟大的理想和事业,但是我们可以坚持自己微小的爱好和兴趣.
再小的爱好也怕坚持.坚持我们微小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在享受自得其乐的同时,一不小心,也跟肯尼斯·兹莫曼一样,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了.
其实,成功就这么简单.
记得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需要积累,这是一条最简单的真理,积累知识,使我们博闻强记;积累钱财,使我们克勤克俭;积累友谊,使我们广交好友.积累,让我们不断进步.
元末明初时的陶宗仪,成就了一个“积叶成书”的佳话.他进士落榜后,常利用田间劳作休息时间,坐在田埂边上看书.看一阵书,就放下书本,走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信手扯下树叶,在上面尽情地写着.待到片片树叶上写满了字的时候,他把它们小心翼翼放在大树下晾着,然后将它们存贮在瓦罐中.贮满了,就把瓦罐埋在屋后的大树根下.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写书,不断积累.十几年间,竟然积满了数十瓦罐.到了晚年,他让学生们挖出那些瓦罐,指导他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抄录整理,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在积累中,他的文学之花绽放了.
是谁背着竹篓,在深山老林中穿梭;是谁脸上沾满泥土,对着草儿绽开笑颜;又是谁每天冒着死亡的威胁,尝遍百草.为了完成《本草纲目》,他搜罗百氏,采访四方,他深入民间,不耻下问,他精心编选,反复实践,他就地采药,不辞劳苦.耗尽半生心血,历时二十七年,三易其稿,终于写成了这部巨著.没有人知道,李时珍付出了多少艰辛,只是,在积累中,他的医学之花绽放了.
通常我们羡慕别人拥有大海,却不知道别人一滴一滴艰辛积累的过程.曹雪芹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著成《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造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司马迁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作,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永表后世.每一个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懂得积累,懂得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实力的雄厚,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构筑了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积累,让人生之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