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会计审计论文 > 教育资讯

会计审计论文:浅论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9 09:03:54 会计审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浅论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完善措施[1]会计审计论文
【免费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关键字:工作 管理 企业 部门 人员 审计 领导 机构 本单位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查错揭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 内部审计的特征

  1.1 服务的内向性

  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审计,内部审计人员是部门、单位领导在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内部审计服务的内向性,也是在国际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9号指出:“内部审计要经常为管理服务,其中包括(不仅限于)研究和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业务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以便根据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

  1.2 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对所属部门或机构进行审计时,由于其本身不参与这些部门或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在组织上也不受这些部门和机构的领导,所以能够保持其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但是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为该单位职工,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息息相关,又受本单位负责人(经营者)的领导,这就决定了其独立性是有限的,是相对独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内部审计没有对外鉴证职能,其审计报告不能作为对外报告来使用。

  1.3 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其审查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而且一般都能满足领导的要求,领导要审查什么,内部审计人员就审查什么。

  1.4 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

  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本单位的经营环境,能随时了解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过程,平时积累了许多资料,因此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

  1.5 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查,及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便使最高管理者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 内部审计的作用

  2.1 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我国的法律、财经法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检查, 促使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在合法、效益的轨道上运行,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2.2 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情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起到了保护合法、抑制非法,加强防护的作用。

  2.3 鉴证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内部审计需要在一定期间对本部门、本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和单位在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及经营者离任审计等方面作出客观、公平的评价和鉴证。

  2.4 参谋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审查,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3.1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独立性差目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类型有:一是附属于财会部门、办公室或纪委监察部门,受所属部门领导;另一种是内部审计机构虽然独立于财会等部门,但仍归本单位负责人领导。内部审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结果如何处理、审计建议能否落实等都要受本单位领导的制约。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有限的,从而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2 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

  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时,一些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是可有可无的,于是便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的情况,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稳定,使审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会计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