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7 01:44:58
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哪些国家?

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哪些国家?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都经过那?

郑和下西洋都经过那?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七下西洋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兰山、彭亨、急兰丹、忽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经过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经过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郑和下西洋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些国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些国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

郑和下西洋是否经过好望角

郑和下西洋是否经过好望角没有.好望角”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奥二世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若奥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另一种说法是达·伽

郑和下西洋几次经过泉州?

郑和下西洋几次经过泉州?根据明史和清史等等史书记载一共是五次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些地方?可以看明史的

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

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

郑和下西洋主要经过的海洋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主要经过的海洋是什么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祝快乐!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两个大洋?

郑和下西洋经过哪两个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洋名称

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洋名称太平洋、印度洋、红海.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4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经过了哪4个国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过的城市和国家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

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郑和七次下西洋条件和目的

郑和七次下西洋条件和目的条件:1.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2.郑和的船队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3.船上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目的:其实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

郑和下西洋 西洋是西洋指的是

郑和下西洋西洋是西洋指的是太平洋,绕过好望角,再到大西洋,印度洋,最后通过日本海回到中国.

郑和七次下西洋去了哪儿?

郑和七次下西洋去了哪儿?【第一次下西洋】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

郑和七次下西洋(4个)

郑和七次下西洋(4个)【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先给采纳,马上答案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计多少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计多少年?共28年.【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计多少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共计多少年?共28年.【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